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隐藏的秘密!

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1-05-11 - 小 + 大

在周期股气氛进入到高潮之际,国内三家交易所联手干预来袭,上调了几个热门交易品种交易保证金,以及当日交易的手续费。


干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钢铁、有色、煤炭等跟着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回落,当中还有个小插曲,知名微博博主,宣称在参加周期股盛宴的电话会议时,一个看钢铁的首席突然打断补充到,宝钢受到窗口指导了,钢铁要求涨价幅度减一半。


那股价自然跌给你看,“连累”宝钢董秘都出来辟谣,说绝无传言公司价格政策受到窗口指导一事,公司的定价,是呵护全产业链安全、供应链安全的,让合理盈利分配在产业链中可持续。


咋地,现在钢铁行业的“ZZ觉悟”都这么高了,先是华菱钢铁,再是宝钢股份,万万没想到涨价都能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了”!


----------------------


千呼万唤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了,人口是决定未来经济走势的“核心慢变量”,所以高度关注亦不为过。


数据上没有太多的“超预期的点”。先看总量逻辑,最近10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53%,相比2000年到2010年的0.57%,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人口红利的衰退已成明牌。


光大宏观团队认为,全国人口或在2026年左右达到拐点,即戏称的“人达峰”,这个判断早于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人口规划》中提到的,全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4.5亿人。


再看内部结构,人口持续向发达地区集聚,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显现,以及老龄化加速。流动人口10年间增长70%,流向上来看,是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集聚;老龄化确实在加速,但看到老龄化最严重的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居然达到25.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还是略吃一惊的。


---------------------


针对这一话题,老樊想着重聊2点背后“隐藏的秘密”:


1、人口红利的衰退≠利空消费利多医药

老樊一直和大家强调要建立深度认知,因为有了深度认知,才有超额收益,就以人口红利衰退为例,有很多声音认为,未来消费的投资机会,会越来越贫乏,而医药赛道的投资机会,会越来越丰富。


其底层的逻辑,就在于“人口”这一慢变量,因为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消费人群在缩减,对应的市场空间萎缩,长坡厚雪的逻辑在弱化。而医药板块则完全相反,因为人的一生中,90%的医药指出,是发生在65岁之后,那么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就意味着医药需求进入到加速增长的阶段,赛道在变宽、变大。


上述2条逻辑,看似是“完美的”,但内涵上是有很多瑕疵的,通过具体行业的复盘研究,就能够发现有时候逻辑是完全相反的。


先说消费板块,人口红利衰退,带来最直接冲击的,就是“奶粉行业”,从数据上确实也能够找到支撑,中国奶粉行业整体收入近10年GAGR16%,但近5年GAGR下滑至10%,近3年的GAGR已到了8%,出生率下行压力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


但结构上的切换,却被市场严重忽视。普通奶粉过去3年复合增长只有3%,但高端奶粉的需求,却是在高速增长的,过去3年高端奶粉,是23%的复合增长,超高端更是40%的复合增长。


所以仅仅是拘泥在新生儿断崖式下滑的恐慌中,会忽略掉竞争格局的优化,忽略内部结构转变,带来的投资机会,因为只看到行业整体总量的压力,没有看到内资高端奶粉崛起的产业趋势,没有看到高端奶粉天然具备高市场集中度的产品属性,也就容易错过因为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错过飞鹤6元一骑绝尘到25元的趋势性上涨收益。


再去看可比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也会发现相反的情形,当人口红利过巅峰之后,消费龙头反而实现了超越平均的增长,因为基于品牌沉淀、渠道扩张、成本控制的消费品龙头,其竞争优势是在持续强化的,在行业告别告诉增长期后,消费龙头会挤压其他中小玩家的份额,即又能赚量增的钱,还能赚价升的钱。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调味品龙头龟甲万,在日本酱油行业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激烈竞争后,随着人口趋势下行,生产企业数量也从6000家,掉到1000多家,行业CR5的集中度接近60%,行业龙头龟甲万自然行业行业最大的“受益者”。


16年海螺水泥的趋势性行情,也是在总量见顶的时候,迎来了竞争格局的优化,15-16年,人均水泥消费量到顶,随后需求增速放缓,量及成本区域稳定,进入行业协同提升价格的模式,海螺通过T型战略打造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蚕食中小玩家的份额,近几年销量增长快于行业增速,其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因为格局的优势,行业价格中枢还在不断上新,所以迎来了“量价齐升”的业绩甜蜜期,承载了海螺5年5倍的股价上涨。


所以在总量见顶时,往往会出现“竞争格局”的优化,即老樊强调的“好结构”,这是老樊寻找好结构,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


-----------------------


反观医药板块,市场仅是看到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扩张”,但忽略了“价格端”的冲击。因为医药行业,最核心的矛盾,在于国内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与有限医保资金供给的矛盾,这点在日本医药发展历史中,也有体现,日本过去20年人口老龄化更严重,但医药产业规模的年度增长率还不到1%,就是因为政府对药价的不断打压,行业空间没什么成长。所以相比于放量,能够抵挡住价格冲击的医药股,才是能够穿越政策周期的大牛股。


所以看老龄化放量,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找到能够自主定价能力的好产品,才是抓住医药股投资命门的“不二选择”。


---------------------


人口是慢变量,投资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找到“慢变量”


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测”,而老樊认为,提高预测准确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基于“慢变量”,因为越快的变量,预测的准确率越低。


比如最近火热的周期股,如果你看多的逻辑,是基于产品价格的即期变化,你就会发现投资的难度很高,因为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元的,这是一个快变量,可以是供给,可以是需求,亦可以是库存、政策等,哪一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给多高的权重,都是非常主观的,预测错误是常态。


但人口对于预测一些投资机会,反而准确率很高,因为人口是慢变量,一般不会发生太剧烈的变化。举个例子,假设现在年龄是0-10岁区间的有1亿人,30年后,30-40岁区间的群体,大概也是1亿人。


而这部分人,到什么年龄会有怎样的消费需求,其实都是可以提前预测的,比如30岁买人生的第一套房子,60岁进入老龄化,医药消费需求逐年上升。


2009年全国大范围的房价大涨,就是因为国内第二波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面临成家立业,要购买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支撑涨价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切实存在的刚性需求。


美国有个作家,写了本《人口峭壁》,就是通过人口来预测经济走势,其认为了解人口学规律,就能够辨识对我们一生的生活、事业及投资产生影响的关键性经济走势。


老樊基于“唯产品”论,构建的“6好价值因子”,也是类似的道理,因为它们也是慢变量,慢变量才是投资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基于“慢变量”做预测,做决策,胜率才会高,要持续用好,用精“慢变量”,而不要陷在“快变量”的泥潭中




上一篇:情况不妙!

下一篇:注意,再强调一遍重点!!!

老樊研究院 的最新文章:

再度爆发!

原创2022-12-09

突发,好消息?

原创2022-11-24

集体爆了!

原创2022-11-23

新变化,重视!

原创2022-11-22

魔咒,要躲开?

原创2022-11-21

超级震撼!

原创2022-11-18

高调看空了!

原创2022-11-17

血流成河!

原创2022-11-16

大佬:主升浪开启!

原创2022-11-15

逻辑生变?

原创2022-11-14

关注老樊研究院公众号
老樊研究院的微信号:xmsg77

价值投资者,好赛道,好产品,好价格,好结构,好预期,好公司!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