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樊 老樊研究院 2020-12-18 - 小 + 大
货币宽松预期的增强,使得周期股再度“满血复活”。
先来看几个货币宽松的“苗头”。首先,是美联储继续宽松的信号,两党就新一轮9000亿美金的财政刺激达成共识,国内市场到底跟不跟;其次,zzj会议,对“三大攻坚战”给予胜利定性,引发对防范金融风险的事情,是否会暂缓的猜想。
当然,CPI数值为负0.5、MLF超量续作3500亿,更是从数据端口,强化对央妈转鸽的预期。
央妈是否彻底转向“未可知”,但二级市场,就短期走势而言,本就是在交易这种“预期差”。
这点上在11月份的行情中,体现的比较“纯粹”。隔夜的Shibor从维持半年之久的2.2%附近,陡然调到0.8%-1.2%,引发货币宽松的预期,结果,11月份整个月,指数都维持进攻状态。所以在新宽松预期加强的节奏上,继续维持多头思维。 ------------------------ 宽松预期加强,周期领航。
今日打头阵的,当属煤炭股,老樊说过博弈周期涨价行情,主流策略就是押注etf,今日看到煤炭etf大涨5.99%,不要小瞧了etf的弹性,爆发力不比单一个股弱,但回调力度明显会好于单一个股,所以稳定性很不错。
比较搞笑的是,有声音开始说煤炭板块的大涨,是因为“拉闸限电”,而限电的原因,是因为缺煤炭,这就有点扯淡了,我国最不缺的就是煤炭了,要不然16-17年,也不会大力搞供给侧改革。
但反对的声音会说,近期中澳关系低至冰点,所以无限期禁止澳洲煤炭的进口,不就是赤赤裸裸的缺货吗?
为此老樊找了一下去年的数据,发现19年进口的3亿吨煤炭,澳洲占比仅2成多一点,而且煤炭是标准品,丢了澳洲,从印尼等其他国家,多拿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发改委更是明确表态,电厂进口煤,除了澳洲以外,采购要全面的放开,不要限制通关。
至于拉闸限电,目前来看主要围绕在湖南、浙江等几个省份,但都有其特殊性,湖南是该省份的发电调节能力相对滞后,浙江主要是年末赶工,不过二者都和短期用电需求激增有关,但这和无媒发电,完全是两回事。
从各类的高频数据中,也能看出,煤炭的库存,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看不到短期骤降的信号,至于说进口煤,至占了动力煤供给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说供需,并不是其估计爆发的核心逻辑,更多是在反应“流动性的预期差”上,继续看多周期股的行情,但etf上车策略依然是首选。 ---------------------------------- 昨天的复盘文章中,有位朋友说,老樊这个时候还来推酒,人人都在讲泡沫了。一下把我整尴尬了,好像老樊喊大家接盘一样,对此,老樊只想说一句:朋友,新来的吧! 首先,老樊想和大家明确一点,那就是白酒板块,在老樊建立公号之初,就发布专题的文章,强烈看多高端白酒股,茅五泸。
更在随后在文章中,挖掘出“洋河股份”,明确指出,其是下半年的弹性品种,后来的股价翻倍,也强烈证明了老樊的判断,所以对待高端白酒,不是说现在涨了,开始出来嘚瑟,而是要对“好产品”,要去深度跟踪,不是简单的挖掘出一个好产品,就盲目的长期持有,而要深度研究和跟踪,跟踪产业端的变化,跟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跟踪股价的变化。
即使是好产品,也要有好价格,所以挖掘是第一步,跟踪是第二步,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兼具两者,才能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
其次,老樊在来讲一讲,为什么高端白酒,兑现如此可观的涨幅,老樊一直没有喊大家下车,实际上,逻辑老樊说了很多次,那就是高端白酒品种,估值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既然好产品,没有贵到离谱,那就是要继续陪伴。 在高端白酒牛市的攻击节奏中,老樊一直在说,不要单纯的基于PE,过早的卖出,而要去看到,在“好产品”底层逻辑下的好赛道和好商业模式,主流资金的定价模式,已经开始发生转变,这点和老樊当时明确看多宁德时代,是一个道理。 比如说,老樊一直看好的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老樊在《细分赛道投资机会梳理之调味品篇》,就明确看好海天,你去看海天的PE估值就能够发现,几乎没有低于40倍PE,如果单看40倍已经很贵了,老樊从“产品属性”角度也解读了,为什么调味品的估值,会比白酒还贵,但让老樊没想到的是,海天味业居然能从40倍左右的估值,直接拉到100倍附近。 诚然,100倍的PE,海天的股价已经出现明显的泡沫了,但细化到结构上来看,今天海天明确表态,2022年公司不会提价,这直接打碎机构对产品明年涨价的预期,相当于明年业绩的增长,少了一条腿。
按照常理来说,直接给一个跌停,是很正常的,但股价,仅仅是早盘跳空低开,分时还收回部分的跌幅,收盘跌3.5%,可谓是强势依旧。
我们要去思考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调味品的估值能够拔的这么高,除了说是“好产品”这个底层逻辑外,也可以从资金面找到逻辑支撑点,那就是全球利率持续降低的趋势,不可逆,所以好资产都贵,而且是越好越贵。
特别像国内的优质消费品龙头,因其业绩增长的稳定性,长期以来就是外资的“心头肉”,外资的资金成本是很低的,且考核周期非常长,所以他们对于消费品未来的收益率,看的不是那么重,一年有个7、8个点的收益,就很好了,这也就是这些消费品龙头,在竞争优势没有瓦解下,非常抗跌的原因之一。
对于高端白酒来说,逻辑等同,其相比于食品赛道各龙头、医药等板块,50-80倍的估值,横向来看,估值还算便宜的,在估值没有出现泡沫前,“好产品”不用急着下车,对于洋河的“困境反转”来说,核心大单品的放量,在稳步进行中,既然看到了拐点,就不要错过这次的拐点。 ------------------ 再来和大家说件拉仇恨的事,下午的时候,和一家要好的私募研究员要份某公司调研纪要,偶然聊到了近期加速上涨的锂电中游品种。
突然点道,当时我们都非常看好的“恩捷股份”,一飞冲天了,这轮他们倒是在这个票上,收获颇丰,但我们都没想到的是,锂电中游其他品种也是鸡飞狗跳,连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都开始大涨。
我抓紧去看了眼恩捷股份的股价,恨不得把大腿都拍肿了,当时唯一看好的锂电中游品种隔膜,彻彻底底的错过了,在对锂电中游的“偏见”中,忽略了它,结果“人家成为了凤凰”。
在前期的文中,老樊说过,锂电中游品种,普遍质地不咋地,像正极材料,就是电池商的代工厂,产业链上没有话语权,赚钱苦哈哈,从16年年中到20年年中,股价都是维持在一个震荡平台内,压根没有赚到电动车放量的红利。
再比如负极材料,这块是锂电池中最无足轻重的,所以杉杉股份的业绩波动性很大,股价更是无力吐槽。
但因为对行业的偏见,没想到忽略了恩捷股份这个牛股,实际上,在6月中旬《盯紧两个新高的方向!》中,已经明确看多恩捷的价值,核心逻辑很简单,就是看到了老樊的“6好价值因子”中的“好结构”。 和正极、负极这些品种不同,隔膜的竞争结构是非常好的,就是恩捷股份“一超多强”,当时LG、宁德等,都想通过增加报价的方式,来降低隔膜成本,比如去年8月份,LG找到了捷力,但很快捷力就被恩捷给收购了,想扶持个星源材质,做老二,其干法隔膜还凑合,但湿法的能力,确实不行,所以LG、宁德,只能眼看着自己的供应链受到威胁,但都无法找到新的供应商。
因为恩捷的成本、质量,竞争力太强了,一家独大,所以隔膜是锂电中游品种中,竞争格局最好的,如此强的竞争力,也带来股价从今年低位的40元,涨到了现在的120元,妥妥的“一个2倍股教训”。
这个教训,对老樊来说,不可谓不大,但更加强化了老樊对于“6好价值因子”的推崇,特别是“好结构”,在投资过程中,总结经验,迭代框架,也很重要,争取不错过下一个“好结构”的机会! |
下一篇:精华干货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