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8-12 - 小 + 大
海上风电,突发新变动: 今天福建海风低价中标的华能弃标新闻,刷屏了。 福建fgw发布《关于福建省2022年海上风电首批竞争配置连江外海项目递补中选资格的通知》。 根据《通知》,连江外海(700MW)项目的中选企业华能&福建投资开发集团联合体,已放弃中选资格,并拟递补中广核&华润组成的联合体,为连江外海项目中选企业。 递补中选企业,当时投标报价为两毛六。这一突发变化,直接表明0.19元/度的电价,或将被0.26元/度的电价替代。 海通电新团队,做了一组相当有价值的测算: 如果按该上网电价执行,福建海上风电EPC成本,今年就有希望做到11元/w。 当EPC系统成本降至11元/w时,海缆占2-2.3元/w,风机占3.5-4.5元/w,塔筒+水下基础合计占2.5-2.8元/w。 明显看到,三者仍旧是价值量最高的环节。 福建海上风电EPC成本,不管是否达到11元/W,但海上平价的速度,却是在加快的。老樊认为海风的降本,未来仍是有空间的。 海风,是仅次于储能的高成长品种。 2021年海风招标量,是3GW,就目前产业信息来看,2022年招标量,可能突破20GW,量是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年初预期,也就是12GW左右。 明年的高增长,相当于是锁定的。 而以海缆为代表的海风强势品种,迭创新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反应,未来的预期增长。 海缆的“抗通缩能力”+格局占优,在每一轮板块调整过后,大概率再次成为风电趋势性上涨的“领涨者”。 ------------------------ 老樊挖掘的“智能驾驶各好产品主线”中,联创电子是“拖后腿”的那个。 当其他好产品,再创新高时,联创却显得格格不入。归根结底,是市场担忧消费电子业务的下滑,仍旧冲击很大。 但在公司的一季报点评中,老樊就旗帜鲜明的指出: 触控等业务上遭遇重创,对短期业绩很承压。 但这块的拖累,接下来会逐步边际改善,这轮联创电子的调整,毫无疑问创造出一个中期最具性价比的介入时刻。 敢于在大幅调整,且当天大跌时,逆势看多。 核心是老樊在点评中提示的: 车载光学业务,开始快速放量,Q1收入同比增长超10倍,且Q1车载光学利润,占公司整体利润比重,已近50%。 说白了,智能驾驶这块的业务,以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成长曲线”,且是未来利润弹性贡献的“绝对大头”。 随后,在圈子中连续15条深度跟踪点评。 之所以将“车载摄像头”,列入到“智能驾驶好产品主线”上。 不单单看重“产品量价齐升”。 即L2向L4、L5迈进过程中,单车摄像头用量,是以几倍增速成长,同时ADAS镜头的价格更高,价值量比传统环比镜头,高2-3倍。 亦是更加看重,其“好格局因子”。 明确指出,联创是国内唯二能够量产车载镜头的公司,切入到特斯拉等新势力中,放量趋势持续且强劲。 在最新中报点评上,老樊再次提示: 单纯基于数据来看,联创电子的半年报,并不出彩,除了说消费电子业务的承压,高研发投入也是利润侵蚀的主要因素。 但随着高研发达到顶峰,合肥车载二期产能的投产,公司未来2-3年的高增长,或已是箭在弦上。 从产能投放节奏来看,合肥车载项目二期的新厂房已经在建,规划2025年车载镜头和车载影像模组,年产能分别是8000万颗和6000万颗左右。 产能,是未来高增长的强有力保障。,中期视角下,市值扩张潜力很高。 ------------------------ 马上周末了,老樊聊个轻松话题: 预测,到底重不重要? 对于很多初入市场的朋友来说,首先会认为,预测很重要。 最直接的,就是预测股价,高抛低吸,天天赚差价很容易。 但随着投资的历练,大部分投资者,开始认识到: 每次预测准股价,基本上等于天方夜谭。 所以大家开始找寻股价背后的驱动因素,比如市场风格,再比如当下火热的新技术方向等。 先说市场风格。 当下市场又开始讨论高低切,大小盘切,试图去抓住市场风格的拐点。 但正如一位业绩相当出彩的私募高手言: 当前我找不到任何风格转变的理由,但市场就是如此神奇,你能找到的催化剂,最终都不会是催化剂。 因为内心有期望的时候,都不会是趋势的尽头,绝望才是。 回首时才发现,拐点早已不期而至。 再说新技术方向。 就以光伏为例,去年还在追捧hjt,一边倒看空topcon的鸡肋,当下却又在演绎topcon量产元年的高潮。 新技术方向,很令人着迷,却面对新技术不同路线时,即使是产业端顶级专家,都很难有高胜算,何必说二级市场的选手。 预测对了,很完美,但预测却很难。 真正稳妥的策略: 当新技术,蜕变成“新产品,且大规模量产,或者渗透率达到临界点时,再去决策也不迟。 或者是,直接退而求其次。 不押注“新技术的不同路线”,而是选择无论哪一技术路线胜出,其都是受益的品种,挖掘的光伏激光设备股,叠创新高,就是最好的诠释。 |
上一篇:白酒尾盘拉升,释放重要信息!
下一篇: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