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老樊研究院 2022-05-30 - 小 + 大
今天,盘后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瞬间刷屏机构圈,已经有2家机构要召开电话会议了,这速度也是没谁了。 仅从方案角度来看,超预期的点不多,特别是在数据层面: 比如说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去年11月四部委联合印发公共机构碳达峰实施方案中,这个目标,早已明确强调。 -------------------- 真正意义超预期的点,在于2方面: 1)上级部门转发下级部门文件,罕见。 GWY首次为自己的下级部门,转发文件给各个省市自治区,其表态:请认真贯彻落实。 这在平常是极为少见的,在2022年更是首次,充分说明高层对风光的重视,正在从制度层面扫除障碍。 因为对风光大基地等项目,涉及的部门和环节众多,唯有自上而下进行梳理,才能将阻力最小化。 2)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 项目审批机制的改革下,是利于项目的开发建设进度的。就以光伏项目转为备案制后为例,项目加码快上,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存在小问题,但归根结底,利远大于弊。 叠加这次分散式风电、屋顶光伏进入到实施层面,风光的成长景气逻辑,是在持续强化中。 政策是助推剂,真正的需求才是核心矛盾,而需求的高兑现度,一直在路上。 -------------------- 成长景气方向,呈现出“轮番接力”的动作,从光伏风电扩散至“智能驾驶”环节。 于智能驾驶环节来说,此前老樊是反复强调,作为“四大成长景气方向”之一,是“面的机会”。 核心在于行业的成长性是高确定性的,不确定的点在于产品放量的节奏。 从上周开始,三期课程进入到“行业精品专题系列课”,老樊之所以将“智能驾驶”放在第一节直播课上,正是看到智能驾驶处在长期结构性机会中: 低渗透率下的高空间。 智能驾驶有2大要点,极为关键: 1)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21年电动化演绎出全面beta性的行情,锂电材料各环节,呈现出井喷时行情,以宁德和恩捷股份为代表的龙头股,一骑绝尘。 底层驱动力,是电动车销量数据的持续超预期,从年初180万的预期销量,连续3次上调至330万辆,在电动化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智能化的成长大幕就此拉开。 在电动车渗透率继续提升的原力上,智能化是最有利的抓手,智能化的程度,决定了产品差异化程度,亦是渗透率加速的关键所在,下半场看的是智能化。 -------------------- 2)“面的机会”,如何去寻找α主线? 智能驾驶产业链,涉及面相对宽泛。 简单来说分成2大部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又分成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智能座舱N多个细分赛道,比如HUD、智能音响、中控屏等等。 老樊认为更多要基于“产品属性”+“格局因子”的维度,去寻找未来能够走出2-3倍的机会,而不是盯紧某个环节,可能出现30%上涨的机会。 以激光雷达与线控制动对比来看。 产品比较的维度上,二者的价值是高下立判的。 前者技术路线仍旧不清晰,且玩家数量众多,尽管是从0到1 的纯增量部件,但未来谁是幸存者很难说。 后者亦是从低到高的渗透,产品属性不落下风时,竞争格局却相对清晰。 国内相关技术并不落后,以伯特利为代表的国内公司,具备和外资巨头同步的研发节奏,格局之争大有可为,公司作为线控制动唯一的自主破局者,定点和接触项目较多,市值扩张潜力很高。 2021年4月19日《上涨行情,走多远?》中挖掘以来,上涨幅度105%,成为智能驾驶产业链上表现相当凸出的标的,核心逻辑是产品属性和格局因子“双占优”。
对于感知层、决策层,以及智能座舱环节,挖掘机会方法论是相通的,各环节主线机会的多头逻辑,详见直播课: 掘金“智能驾驶”,新浪潮之巅! |
上一篇:晚上,又出两个重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