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社手记 基本面驱动 2021-12-27 - 小 + 大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消费:线下消费服务复苏、国货品牌崛起
关注原因:中长线,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韭菜公社www.jiucaigongshe.com
1、事件驱动: (1)12月27日,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2)12月27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资源。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品牌发展之路,不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努力抢占竞争的高地,打造更多中国品牌、世界名牌,就一定能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公募基金展望2022年:结构性行情延续 年岁交替之际,海富通、中欧、华泰柏瑞、景顺长城等多家公募基金相继发布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尽管市场波动性可能有所加大,各家基金公司对于2022年权益市场仍持乐观态度,在结构性机会下,绿色能源与消费板块或成为两大投资主线。
3、2022年消费行业有望前低后高 受疫情、中高收入行业强监管影响,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速整体呈“前高后低”特征。伴随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2022年行业基本面预计呈现“前低后高”边际改善趋势,线下消费服务业复苏预期向好。中长期看,人口规模和代际变迁下的新消费人群崛起仍是中国消费行业发展主线,品牌化趋势将驱动行业长期格局演变。
4、线下消费服务业边际改善预期明确 (1)疫情为线下消费服务业复苏的核心矛盾,21年疫情反复扰动压制行业基本面复苏。目前,我国全程疫苗接种率已达到85%,预计1H22第三针接种率有望超过50%,叠加新冠特效药研发推进,机构预测2022年下半年国内出行管制政策或有望放松,市场对线下消费服务的基本面预期将转向乐观。 (2)免税:行业长期成长空间确定,竞争格局稳定,政策红利驱动行业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短期因疫情影响龙头基本面受损,明年旺季客流恢复+龙头物业扩容有望推动行业景气重回正轨。 (3)连锁酒店&餐饮:2022年管控放松预期下修复力度最大。从板块内部看,连锁酒店行业供需结构、竞争格局向好,龙头公司盈利能力、空间确定。餐饮品牌表现分化,2022年需重点把握品牌势能向上的公司。 (4)化妆品医美行业:“人-货-场”三要素迭代,国货崛起重塑市场格局。居民收入增长+新消费人群崛起,驱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认为未来国货品牌在民众民族意识觉醒、文化自信心提升背景下,基于发端于中国本土的先天优势+持续研发投入,有望进一步实现对外资品牌的份额替代。进一步结合当前渠道格局重塑、政策监管趋严背景,我们认为企业研发创新与精细化运营能力是决胜关键,具备规模、研发优势的品牌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公告互动)
今日电网板块暴跌前后起因汇总 1、事情起因: 最早出自一篇12月26日,国金证券电力公用行业分析师的会议纪要,其中提到
【国金能源与政策李蓉】 对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解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必须发展新能源),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科学发展,不搞运动式减排)。 1. 重新认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大力发展支撑电源(火电),防止限电产生影响 2.科学推动新能源发展,以市场化方式取代行政推进,强调规划。分布式光伏以市场化发展取代“整县推进”,一是整县开发推进不利,二是易形成垄断,不利市场化公平竞争。 而网传一张图: 2、事情发展: 事情发酵后,电网相关公司股价午后直线跳水,国电南瑞、正泰电器、许继电气等股价一度触及跌停,接着盘中各大券商纷纷出面发表最新观点。
3、事情结果: 国金证券官方辟谣,该观点并非国金证券研究所观点。国金研究所认为绿电交易机制的建立实施,通过有效提升收益率大大提高运营商投资积极性,对冲投资或购买调峰能力成本偏高的经营风险,大力推动新能源高速发展。
长江证券电新组认为市场有关于整县推进政策波动的传闻,但未了解到相关说法,全国户用和分布式推广仍在快速进行,户用和分布式已经进入到市场化推进阶段,更多由收益率驱动,趋势明确不会变化。
中信建投观点”不搞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判断为谣言可能性大。国家对新能源的发展信心坚定,过程中要做好竞争不垄断,工作不暂停,近期对于停止分布式光伏备案行为持续进行纠偏。
相关点评和文章可到韭菜公社搜索“光伏”查阅。
连锁药房:扩张速度加快,处方外流带来增量
关注原因:短线,医药零售板今日表现活跃;中线,连锁药房扩张速度加快,零售药店终端地位在上升,处方外流带来增量。
1、背景:医药零售板今日表现活跃,柳药股份,大参林涨停,老百姓涨逾9%,益丰药房涨逾8%,健之佳、九州通、一心堂等涨幅超5%;
2、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2021年一季度,全国拥有医药零售连锁企业6593家,零售连锁门店31.91万家,单体药店24.19万家。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药房的连锁化率已达到了56.88%,其中前10大连锁药房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5%。 2020年,CR10从2019年的20.2%增长至27%,CR20也从2019年的27.3%大幅增长至36.4%,行业集中度呈现加速提升态势。 2)10月21日《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其中提出目标: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根据《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计算,2021年二季度药品零售连锁率为56.93%,提升空间约为13.07个百分点。
3、零售药店终端地位在上升,处方外流带来增量 政策鼓励处方逐步从医院流向院外药店。1)12月20日,天津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支持处方流转医保政策的通知》,明确,处方流动所发生的药品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提供调剂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据实结算,纳入接诊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总额管理指标核算范围,并优先使用接诊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总额管理指标。该项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对零售药店是一大利好。 这是继湖南、甘肃、山东之后,全国又一地正式推动处方外流新政,处方外流进程加速,药店地位有望等同于医院药房。 2)12月1日调研纪要中益丰药房表示:现在各个省都已经建成了处方外流的公共平台,但目前为止,真正从平台流出来的处方还非常少。主要原因是药品目前仍然是医院的盈利来源,集采的品种还只占医院的药品销售的30%左右,而处方外流的最终决定权在医院手上。 按照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到 2025年集采药品将占到医院销售的 75至90%,这时处方应该会真正的外流。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还在量变的过程中。 4)另外,品牌中药OTC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医疗机构,不受医保带量采购影响,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一些不进医保的OTC类药物的确目前没有集采,但中药利润集中在连锁药店,连锁药店更具有定价权;
4、门店扩张速度加快:今年上半年,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四家药店门店分别同比增长133%、103%、124%、110%,总门店数分别达到6888、8053、7680、6978家,规模效应下龙头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提升。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信息、投资者调研)
佐剂辅料: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助力业绩增长
关注原因:短线,短期连锁药店成为医药领域不受集采影响的领域而大炒,创新药遭机构调低估值,除了连锁药店,辅料佐剂属于医药制造产业链,有一定投资机会。
1、驱动因素:医药股市值较大的个股目前遭机构调低估值,股价相对业绩以及预期兑现较大,加上集采的降价打压面临压力较大,短期调整。而中药受政策上支持,加快创新审批与研发,连锁药店不受集采影响,纷纷大涨。辅料佐剂属于医药制造链,市值也普遍较小,适合近期的游资行情,且这类股票业绩稳定,存在国产替代的预期,估值也在低位,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2、辅料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价值不断提升。过去我国的辅料行业一直都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所以产能小、企业分散、生产品种小、质量标准也低,随着这些年仿制药相关审评政策推进,辅料也纳入了关联审评体系中,使得行业逐渐开始向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也就是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
3、我国辅料行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药用辅料约有540余种,而欧洲和美国的辅料品种使用数量分别为3000余种和1500余种,随着药品种类增多及对辅料要求细化,辅料品种仍在不断开发,我国的辅料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追赶空间。我国药用辅料行业企业分散,据智研咨询估计,国外药用辅料占整个药品制剂产值的10%-20%,而国内药用辅料大约仅占制剂总产值的2%-3%。
4、国产替代空间大。由于我国药用辅料企业分散,专业从事药用辅料生产的企业占比还不到23%,大多数都是化工和其它生产企业,这些化工级产品和食品级辅料在各种方面都难严格达到药用标准,所以目前国内原研及仿制药近八成都仍采用进口辅料,因此未来这一块国产替代空间也比较大,更不会因为集采而受影响。 5、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公开资料、中银国际研报) 医疗基建:新签合约翻倍增长,设备及耗材迎增长契机 用户ID:猫猫喵喵喵
1、2020年来,疫情暴露医疗短板,十四五规划等政策多次提及医疗基建。 2、从中国建筑近期的房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来看,自2020年以来,在所涉及的房屋建设中,医疗建筑在2021年前三季度中实现111.5%的增长,为同类建筑业务中增长速度最快。 3、2020年医疗设施类新签合同达到124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则达到了1510亿元。 4、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基建持续推进,这将持续带动医疗设备、耗材放量,头部企业将在这个过程中率先获益。
三氟甲苯:辉瑞新冠口服药里的关键成分 用户ID:霸蛮
1、三氟甲苯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是片段化合物中的基础原料。 2、氟化物属于环保严控行业,底层逻辑类似之前的PVDF或氯化亚砜,极有可能在这一环节导致原料受限、供需失衡,而且总成本在原料药里不明显。 3、在辉瑞Paxlovid与开拓药业普克鲁胺新冠口服药里同时出现,产能受限而需求大增。 4、中欣氟材:规划22年8月投产;闰土股份:参股20.56%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生产三氟甲苯的企业 ,目前IPO上市中。
消费电子:iPhone 14搭载屏下指纹 用户ID:冰糖可乐
1、圣诞节后,产业界传出iPhone 14预料将会重新纳入指纹识别功能。 2、这次苹果找的是三星、高通等国际大厂,台湾地区则由鸿海旗下的触摸屏厂GIS业成入选。从目前的信息来推测,一开始可能会在2022年的iPhone 14 Pro高端机型搭载屏下指纹,但不排除会扩及iPhone全系列机种。 3、国内相关概念股则包括:汇顶科技、兆易创新、闻泰科技、欧菲光、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国产元宇宙来了 近期走失的号较多,请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 |
上一篇:最有预期差的方向~
下一篇:明日看反弹延续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