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社手记 基本面驱动 2021-11-18 - 小 + 大
今天文章的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位十分认可的资深研究员:诗诗,她与不少机构、研究所都保持良好的沟通,会和他们经常前往参加行业、公司的调研会议,可以及时获得一手消息,并把这些内容发布在文章上。
诗诗不仅把一手投研信息分享出来,还会明确的告诉大家,哪些细分方向更值得关注,哪些公司值得买入,为普通投资者打破市场的信息差,你们看一下她的留言区,大家对她观点的赞美就知道了。 诗诗最近看好一家优秀公司,她已经深入调研过这家公司较长时间,参加过多次公司调研以及机构线上会议。她认为这家公司今年处于困境,而明年困境将会消失,基本面接下来将会更上一层楼,四季度是这家公司很好的配置时机。
关于这家公司,诗诗已经把详细的基本面、逻辑、以及接下来上车的位置都已经总结好了,关注她的公众号后,回复“666”,即可领取。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诗诗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冰雪装备:工信部行业标准化,冬奥会刺激行业爆发
关注原因:短线,工信部进行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公示,未来将按照冰雪装备分类,打造各分类装备制造的领头羊。中长线,冬奥会临近,冰雪运动及旅游热度提升,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
1、事件驱动:11月17日,工信部进行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公示。根据筹建方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表示,未来将按照冰雪装备分类,打造各分类装备制造的领头羊;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国内研发并进,不断提升高端配套零部件自制率;构建冰雪装备行业标准化体系,引领制造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建成国家级的冰雪装备检验检测中心,服务冰雪装备产业。
2、冰雪装备是冰雪场地和冰雪运动的必需品 其中个人冰雪装备包括滑雪服、滑雪板、冰刀鞋、头盔等,其中滑雪装备对应不同情况有不同特性的服装和雪板,整套费用高于滑冰装备。根据头豹研究院2019年统计,滑雪深度爱好者整套装备平均支出为15,000元,滑冰爱好者整套滑冰装备平均支出不超过2,000元,80%-90%的冰雪运动参与者租用场地器材,10%-20%爱好者自带器材。 3、《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 对冰雪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标在2025年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冰雪装备行业发展迅速,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我国冰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2018年达103.5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248.7亿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26.8%,2018-2023年预测复合增长率+19.2%。
4、冬奥倒计时,关注冬奥产业链和冬季“旅游+运动” (1)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张家口及北京举办,国际顶级赛事的举办带动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的冰雪“运动+旅游”行情,以及冬奥相关的营销和周边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2)此前,阿里巴巴旗下飞猪披露“双11”商品预定数据。截至目前,包括滑雪游、雪乡游、雪世界游等在内的冰雪旅游商品双11期间预订量同比增长206%。“双11”期间最受欢迎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为:白山、张家口、无锡、哈尔滨、广州。
5、吉林: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10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最新发布的《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根据规划,到2025年,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承载区;到2035年,全省冰雪产业消费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中高端靠拢,国际产业合作深化,成为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6、相关标的: 探路者:公司目前与冰雪相关的产品有男女士双板/单板滑雪服、滑雪卫衣、滑雪裤、滑雪帽、滑雪面罩、儿童滑雪服等多项产品。 三夫户外:公司大量研发生产滑雪相关产品,包括内层、中层、外层等,积极在滑雪场开店。正在接洽冬季运动主管部门,为各雪上项目集训队提供X-BIONIC滑雪功能内衣、滑雪袜等产品。 (西部证券、工信部官网、公司公告)
数据中心:数字经济+元宇宙+确定性高
关注原因:短线,工信部:加大对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
1、事件驱动: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工信部近日对外公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大对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同时提出加速信息通信技术推广应用,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其中,发展目标中设置了绿色节能类别的指标,明确到2025年年底,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下降到1.3以下,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幅度达到15%。
2、数字经济离不开数据中心。元宇宙是与现实世界平行且相互影响的虚拟世界。国内外头部厂商都陆续布局元宇宙,主要布局方向包括了云计算、网络、虚拟平台、社交游戏、XR软硬件等领域,元宇宙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按照七个层级可分为基础设施层、人机交互层、去中心化层、空间计算层、创作者经济层、发现层、体验层,按照四大板块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及内容,上述内容基本都涉及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不管怎么搞,数据中心这种铲子方向总是没问题的。
3、数据中心现状。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PUE呈现小幅波动总体缓慢下降的趋势,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平均PUE在1.65附近水平。最近热论的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UDC)PUE值仅1.076,为IDC全行业最低。但是要知道空调散热成本只占了数据中心成本的7%,因此大可不必过于纠结PUE值。因为数据中心就相当于房子里装了机器然后出租,类似房地产,因此越靠近大城市的越值钱,所以关注点可以多放在体量上。
4、现存数据中心价值凸显。7月份浙江出台办法将未纳入省数据中心布局方案和能耗等量替代的数据中心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同月北京将年能源消费量小于1万/2万PUE不得高于1.3/1.25,大于2万小于3万吨标准煤,PUE不得高于1.15;对于高于限定标准值1.4的数据中心征收差别电费。原本靠近大城市周边的数据中心价值,显得更突出。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公开资料、华创证券研报)
激光雷达:禾赛科技再获巨头投资,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关注原因:短期,11月16日,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厂商禾赛科技获得小米7千万美元追加融资,D轮融资总额已超3.7亿美元,本轮领投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创投、美团和CPE等,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1、事件刺激: 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11月16日宣布,获得来自小米产投70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4.46亿元)的追加融资,加上之前官宣的超3亿美金融资,目前禾赛D轮融资总额已超3.7亿美元,本轮领投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创投、美团和CPE等。
2、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 1)公司于2014年成立于上海,专注于开发激光传感器。公司混合固态激光雷达AT128,于8月13日发布,实现了ADAS激光雷达各项核心指标质的飞跃,是市场上唯一同时满足远距和超高点频的车规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 AT128已获得多家顶级汽车厂商总计超过150万台的定点,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等,将在2022年大规模量产交付。另外,爱驰汽车也与禾赛科技签署了战略协议。 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支持面向前装量产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交付、禾赛麦克斯韦智能制造中心的建设,以及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芯片的研发。 2)迄今为止,禾赛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高瓴、小米、美团、CPE、光速、百度等全球知名的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
3、下游需求高增长 1)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来实现精确测距的传感器。激光雷达发出激光脉冲,这些脉冲遇到周围物体会被反射回来,通过测量激光到达每个物体和返回物体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精确距离。激光雷达每秒发出成千上万个脉冲,通过收集这些距离测量值,可以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即点云。 2)激光雷达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预测,至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达到135.4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64.65%。激光雷达是加速成长崛起的千亿智能驾驶传感器,激光雷达前装规模化量产的拐点已至,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11月15日长安和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阿维塔旗下首款E11发布,北汽、蔚来、小鹏、智己等新车型均会在11月19日广州车展推出带激光雷达的车型,2022年激光雷达有望加快规模化应用。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信息、投资者调研) 美国双面组件再获豁免,利好组件龙头 用户ID:jwbven
事件:外媒报道,美国CIT宣布正式恢复双面太阳能组件关税豁免权,并将第201节税率从18%降至15%。 1、双面产品豁免,性价比将大幅提升,既可以刺激美国需求,又能带动组件龙头将产品结构更多向双面切换,出口美国以东南亚工厂为主,有海外建厂能力的组件龙头企业将直接收益。 2、中美首脑视频会晤后双面豁免快速出台,表明中美矛盾减弱、合作加强;拜登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光伏具有绝对优势,持续打压中国光伏与美国现行政策方向不符;后续海外不确定性减弱,有助于光伏长期稳定发展。 3、22年上半年有望降价,下半年产业链价格将保持稳定,足以支撑行业需求增长30%,当前时点下跌风险不大,上车机会难得,硅料产能投放有望成为催化剂。 4、组件一体化:隆基/晶澳/天合/日升等;逆变器:阳光/锦浪/固德威/德业等;多晶硅:通威/大全/协鑫/特变等;绿色电力:正泰/晶科科技/林洋等;高景气/先进制造:金博/中信博/中环/爱旭等。
换电:解决新能源车销量暴增,缓解车桩比矛盾的核心途径 用户ID:任雨潇
1、新能源车补电困难矛盾日益凸显,相对于分布式充电桩,集中式换电站可以减少充电桩的快充需求对电网的冲击,提升补电效率。 2、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换电试点工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换电站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目前我国存量换电站1000多个,新能源车新贵、电池王者、传统能源巨头纷纷布局,蔚来、北汽、宁德时代、中石化纷纷制定规划,十四五期间换电站规划建设超万座,按照单个200万元价值估算,短期价值已过百亿。 4、蔚来现有换电站已超600座,规划到2025年全球建成4000座换电站,拟覆盖国内多条高速主干道,从一代升级到二代,提升换电能力,价值量随之增加。 5、重点推荐蔚来换电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山东威达和电池换电巨头宁德时代。
风电:板块增量逻辑 用户ID:冰糖可乐
1、海风大规模发展,漳州规划50gwh,盐城规划33gwh,力度都大超预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2、风电降本驱动下,大型化已成为趋势,以后全部要用液冷,将驱动全新的热管理市场。83gwh海风新增64亿热管理需求,60gwh陆风新增30亿热管理需求。 3、大型化新增碳纤维需求,6m机组叶片基本都是碳纤维加固模式,80米以上叶片组单机组碳纤维用量7-12吨,每年新增的需求5万吨以上,碳纤维处在爆发前夜。 4、结构胶盈利反转,21年随原材料价格回落和下游客户提价30%以上,头部企业份额60%,叠加环氧灌注树脂放量,盈利将触底回升。 听说,某交所门口的熊没啦~ |
上一篇:突发,重视这个机会!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