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为什么买它!详细逻辑

原创:老段   段哈哈复盘   2021-08-08 - 小 + 大

免责声明
本号内容仅为分享交流,部分素材取自网络,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操作建议,不承诺任何收益,投资者如据此交易,风险自担,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前言
本周建仓了10%的通威股份。复盘给大家总结了逻辑层面的东西。今天周末,给大家整理了研报,详细的讲讲这个票的基本面,以及机构对于目标价位的预测,供大家做个参考。中长线投资一定是以基本面为核心的。基本面逻辑够硬,票都是可以走的出来的。基本面不行,很多票就只会是电梯票,暴涨之后一地鸡毛。
公司简介
通威股份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为核心的大型公司。公司旗下的永祥股份于2006年进军多晶硅领域,开启光伏领域探索之路。自2008年首期1000吨多晶硅项目投产以来,公司经历了四次大型技改升级,2020年末年产能已达8万吨,成为全球多晶硅行业领军企业。
 
2013年,公司收购当年全球光伏电池项目单体投资最大的合肥赛维,布局电池业务,2017年即成为全球光伏电池出货冠军并稳居至今。2021年底公司电池产能预计超55GW,出货量有望在2020年22.16GW的基础上进阶,进一步夯实全球光伏电池龙头地位。
公司优势
硅料霸主,成本持续领先,新产能率先投产支撑业绩增长
公司稳坐硅料龙头地位,新产能将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0年公司产能8万吨,产能行业排名第一。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将陆续有新产能投放:(1)2021Q4乐山二期、保山项目共计10万吨项目投产,公司将成为年内率先有新项目投产的多晶硅企业;(2)2022Q3包头项目5万吨产能投产;(3)2022Q4乐山10万吨项目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增至33万吨,公司产能投放节奏行业领先,预计2022年公司产能市占率提升至35%左右,公司稳坐硅料龙头地位,新产能的投放将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公司硅料产能将持续增长,有望增至43万吨。
公司硅料质量成本领先优势明显,新产能成本持续下降。公司作为硅料龙头企业,拥有大制造企业对于质量和成本的优秀把控能力,领先优势明显。2020年底,通威包头一期和乐山一期的硅料生产成本已经下降至3.63万元/吨,2020年全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87万元/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随着在建项目达产,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根据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最新数据,多晶硅生产成本中能源占比31-42%、原料占比18-20%,折旧占比12-18%。硅料龙头的低成本集合了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比如电价,蒸汽价格,折旧等,因此头部企业有低成本优势且领先优势较难复制,未来公司成本有望长期保持行业领先。
硅料仍是主链中产能最少的环节,未来硅料价格中枢将由需求决定,但将维持至少2年高景气。2018-2020年上半年,硅料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系硅料产能>硅片产能,且下游需求不足。但未来2年内硅料的供需格局不同于前:(1)未来2年硅料都将是主链中产能最少的环节,硅料产能<硅片、电池、组件产能;(2)碳中和压力下,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提升,产业链价格下跌将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预计料价回落后仍有支撑,价格中枢将由全球需求和硅片的竞争环境决定,目前来看硅料仍将至少维持2年高景气。
 
PERC电池龙头,N型有望率先量产
单晶电池龙头,2020年产量市占率13%。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现拥有合肥、双流、眉山、金堂四个基地,现有产能35GW,稳居行业第一。2020年底,公司在电池产能市占率10%、产量的市占率13%;2021年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公司的电池产能仍能维持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行业领先。
公司电池转换效率与非硅成本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电池转换效率是电池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7月,公司PERC电池通过制程工艺创新实现M6大尺寸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23.47%,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电池片成本由硅片成本以及非硅成本构成,电池片企业的最终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非硅成本的控制。公司电池的非硅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电池片行业平均非硅成本为0.25元/W,而公司已降低到0.2元/W之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P型电池向N型转换是太阳能电池未来10年最重要的发展方向。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天花板在24%左右,转换效率提升的空间有限,发展以TOPCon和HJT为代表的N型电池是光伏产业链提效的趋势。目前,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4.5%,实验室效率达25.25%。HJT量产效率已达24%-25%,理论效率高达27%。
 
公司积极布局N型电池技术,TOPCon与HJT均有望率先实现量产。TOPCon电池工艺流程相比于PERC电池只增加了2-3步,可在PERC工艺产线上延伸,有望成为过渡技术。HJT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上限,且工艺简单,长期看发展空间更大,HJT电池与PERC电池工艺完全不同,只能投建新产线,设备投资更高。目前来看两种电池技术均在持续进步。公司同时布局了TOPCon与HJT两种电池技术,各技术均走在行业前列,在技术不断迭代的电池行业始终保持竞争力:(1)公司在TOPCon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采用210尺寸PECVD隧穿氧化/多晶硅沉积设备和工艺,研发线平均电池效率达到24.10%,同时1GW TOPCon中试线也正在建设中;(2)公司在金堂的1GW HJT电池产线已经流片,随着中试线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率先实现量产。
 
农牧业稳健发展,现金流稳定
在农牧业方面,通威的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其中,水产饲料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也是通威农牧板块的主要利润来源。通威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农牧板块近年营收稳定,2020年营业收入达209.36亿元,同比+11.96%。2016年-2020年,公司饲料业务毛利率维持在10%-15%之间,盈利稳定。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硅料和电池双龙头,拥有大制造企业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成本质量把控能力。2020年公司硅料平均生产成本3.87万元/吨,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名义产能8万吨,行业排名第一,现有单晶PERC产能32GW,稳居行业第一。同时随着硅料新产能的陆续投放以及N型电池的率先量产,公司将继续夯实光伏龙头企业的地位。
 
2021年4月,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债120亿元,用于建设硅料项目与硅棒硅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上半年公司进行了总规模27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成交均价34.43元/股,持股计划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此外公司承诺2021-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129.8、144.9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0.3、17.6、15.7倍。


上一篇:两则消息

下一篇:危,要跌20%!

段哈哈复盘 的最新文章:

止损一股!减仓!

原创2022-11-24

观点有变!

原创2022-11-21

闭着眼睛买!

原创2022-11-17

最强居然是它!

原创2022-11-16

板块起飞!快上车!

原创2022-11-14

牛股来啦!进场

原创2022-11-11

关注段哈哈复盘公众号
段哈哈复盘的微信号:gh_516fe0419466

段老聊聊A股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