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 市值变动:49.5w → 49.8w 模拟操作:卖出三安光电
![]()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
割肉了!噗哈哈哈哈哈哈。
周五终于还是忍痛把三安光电割了,因为年线都坚持不住,我也不想坚持了。
都怪自己,明明说好了缺口如果被封闭,我的买入理由就没有了,本来可以不亏钱的,结果亏了5000块。
就像你们说的,如果不是三安,我早就已经占领50W这块高地了,唉,这该死的“绊倒体”!因为我觉得你们看到我这样一定会想笑,我索性就先笑为敬了,不然我也觉得怪尴尬的。好在呢,这票的仓位不是太重,具体持仓比例,取决于你对该资产确定性及长期收益率的判断,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你对该资产的认知程度。这次亏损,给我带来了总资产1%的损失,我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教训还是深刻的,就是执行不到位。借罗翔老师的话,和自己的这一次教训,警醒自己,也告诫大家:对一件事的判断标准,一定要做到逻辑能够自洽,并且以客观事实作为判断依据。如果做不到知道和做到一致,再大再好的机会,也应该放弃。
![]() 整体来说,近期市场持续大跌,我因为运气和分散的配置,还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虽然这种偶然性是不可持续的。但经过了这一次的考验,我会更坚持自己的原则行事,只参与自己能把握的机会。因为长春高新的三个跌停,医药女神葛兰被骂上了热搜。其实,这几年,医药和消费等行业牛股频出,造就了非常多的神话。 从理性思考的角度看,我们不妨把医药,消费等概念先摘掉,回归投资的本质,去问一问自己:管理这些行业产品的基金经理是否足够了解、足够认可、足够信任?其实估值高不高,非常容易判断,只不过公司股价在上涨的时候,大家都会告诉自己,高质量高增长的行业和公司,给高估值高溢价是对的。景气度,公司质地和估值,这个不可能的三角,本来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不同的是,有的人放弃的是估值,我更愿意坚持低估值。关于长春高新,有人说公司应该放弃水针集采,去维持价格体系和利润。 但是集采就是如此,参与嘛,必然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利润下滑,但不参与,又意味着要失去大量的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一旦产品被列入集采目标,就会陷入非常两难的困境。 医药行业经过持续下跌后,我仍然觉得估值较高,需要继续观察。 最近军工板块也持续大跌,有业内分析师大骂说,好不容易大家一顿鼓吹,把军工变成了准白马,这下业绩一出来,大家的努力都白费了。 关于军工,大家非常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龙头公司预收了非常大的一笔钱去理财,于是大家觉得军需大爆发,业绩值得期待。但其实,国家每年的军费开支和装备开支增长是限制总量的,就像医保一样,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新产品利润高,就会压低老产品的利润,而这个行业的数据又很不透明,跟踪起来非常难。这家公司恶名昭著,集体出走的扇贝,正是因为海底无法确认其数据的真实性,才让其一次又一次的愚弄股民。 所以,对于军工,农业等行业的“机会”,我都是宁错过,也没什么想说的。温氏股份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净亏损130亿元-13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4.26亿元。
中远海能,因为计提50亿资产减值,预告亏损50亿。
华电能源预告2021年亏30亿。
完美世界,预告2021年净利润3.5~3.9亿元,同比下降77.40%~74.81%。而2021年前三季度,完美世界的净利润为8亿元,这意味着四季度出现4亿多的亏损。
一直以来,A股有很多公司,到了年底就开始计提巨幅减值,利润因此大幅下滑或者产生巨额亏损,通俗点说,就是财务大洗澡。
有人说,这样做低了业绩基数,今后可以继续高速增长,继续享受估值。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想做任何评价,大家对自己的钱负责就好,反正我考虑投资这种公司。优秀公司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自身去创造现金流,哪怕短期经营出现困难,但都不会影响其长期经营的能力。好了,今天就这样,有什么没说到的,咱们留言区见,记得给我点在看啊~~~原创不易,需要鼓励,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