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芯片半导体受挫,高位赛道股短线见顶!耐心等回调良机! 周二A股三大指数全线低开,随后指数宽幅震荡,创指一度跌逾1%,盘中指数跌幅逐步缩窄,午后A股回落走弱,创业板指一度跌近1%。总体来看,市场进入调整修复阶段,前期高位强势股集体杀跌,两市逾2300个股收跌。 盘面上,高景气赛道股掀跌停潮,锂电股中海目星、久吾高科等十余股跌超10%,半导体芯片股中,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等20余股跌停或跌超10%。可以说,走了近三个月的主线风格,终于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跌停,而且是连续两天。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就是锂电池与科技“要死一起死”的概率会很大。 从政策消息面来看,北方华创遭到股东减持,这也是半导体板块退潮的一个原因,但是否意味着科技股行情的结束呢?萝卜君认为,主线连续走弱需要引起警惕: 周一科技股低开高走,周二继续杀跌,直到目前却没有出现高走,芯片指数跌幅-3.4%,半导体指数跌幅-5.3%。即便周二再次出现低开高走都不是好的信号,因为上周已经出现了连续的加速,那现在整个板块已经处于高位,当前的连续大跌就是一种不稳的信号。而且周一的斯达半导与全志科技就已经给出了很不好的负面信号,当前也早已是下半场的后半段,这种时候一定要首先保证资金安全,注意买点的位置和仓位的控制。 从基本面来看,目前国内、外缺芯依旧严重,多领域生产仍受芯片问题的制约,机构预期,未来缺芯问题将有望延续到明年的中期,从行业景气来看,半导体板块依旧处于高景气周期,目前各国都在加大对芯片的生产,台积电、三星等国外半导体巨头,相继投资扩产,以应对缺芯问题,因此,我们对半导体行业中长期投资的逻辑没有变,依旧看好未来的高成长性。 当然,市场炒作的主要核心,依然脱离不了业绩,只要业绩符合预期或是业绩能够支持高估值的成长股,将继续成为市场资金青睐的标的。接下来该怎么办? 萝卜君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点:一是市场的量能,短期一定维持在12000亿之上,这才能保证还有下一条主线的可能。二是许多票如各种消费类里的企业其实基本面都很好,最近的连续超跌完全是因为市场风格导致,早就跌出了向上的空间,而随着主线的趋弱当下则是比较合适的买点,但现在就说谁会成为下一条主线也是无稽之谈只能边走边看。三是两大主线锂电池与科技死而不僵甚至还会继续走下去,依然需要密切观察。 从技术走势看,沪指30分钟、60分钟顶分型结构确立,周三沪指再度攻击3450点上方无果后,恐将继续向3400点一线方向回撤。而创业板指数则有望在医药医疗、体外诊断等成长股板块的带领,继续向3500点,乃至前高方向发起挑战。 一句话总结:从近两日的热点切换角度来看,现在资金调仓换股、板块轮转的意愿越发明显,短期内注意规避高位股的风险。 目前,在商业应用上有20多种电解液添加剂,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成膜添加剂、导电添加剂、阻燃添加剂、高低温性能添加剂等。 数据来自: 供应缺口的形成 今年上半年,电解液的下游需求锂电池、动力电池等始终在快速增长,这导致电解液出现了供应吃紧的状态,再追溯源头,也就是电解液上游原材料出现了供应紧张,其中主要有VC、六氟磷酸锂两种材料。 其中,作为电解液核心原料的六氟磷酸锂,在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增的情况下,需求高增,预计今年大约需要5.5万吨的六氟磷酸锂,但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产能是满足不了这些需求的。 因此,六氟磷酸锂进入了价格上涨周期,价格从不到7万元涨到了超过了13万的价格。 再来看VC,其中文叫做碳酸亚乙烯酯,是一种成膜添加剂,其可以凭借自身作用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是最常用的电解液材料,广泛应用于数码、动力电池产品。从去年4季度开始,VC等常规电解液添加剂的需求就开始高增。再到今年,磷酸铁锂电池开始快速发展,而VC在锂电池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使用比例增加,超过了3%,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着VC需求的高增。 而相比对VC需求的高增,VC本身的生产却是很难的,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氯气这样的剧毒气体和三乙胺这样的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这将导致生产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氯化氢等有毒且有腐蚀性的气体,所以既要生产,又要保证达到环保的要求,这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而且,前几年VC的供需宽松,很多企业直接停产减产,这对于本轮的产能扩张,企业要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去复工复产,这个过程将是缓慢的。 这样综合的逻辑,导致VC的供应缺口更是加剧,VC的价格也由去年15万元/吨的均价涨到了今年的27万元/吨,涨幅超过50%。 针对VC的紧缺,华盛、华一、瀚康、永太科技和天赐材料都披露了扩产计划,但事实上,今年内可能只有永太科技、山东青木、山东瀛寰会有一部分产能落地,其中反馈最快也就是永太科技,该公司有望在这个月到下个月实现2000多吨的产能,而山东瀛寰的1500-2000吨的产能还在调试,具体的投放时间还未确定。 新型添加剂的出现 在这些原材料满足不了用量需求的背景下,厂商们在逐渐尝试去调整材料的添加比例,或者添加一些其他添加剂,去实现更多的产品供给,甚至是优化产品性能。 从此前特斯拉公开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型添加剂DTD、LiDFP使用比例的提升。二者的应用,可以在保持电池容量、延长循环寿命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电池的热稳定性、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 相比于DTD、LiDFP的使用量,其实LiFSI才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新型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满足动力电池高镍化和高电压化的要求,甚至在理论上可以替代六氟磷酸锂和VC。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LiFSI的价格较六氟磷酸锂和VC的价格高的较多,用其去替代的方案是不经济的,但现在随着后两者的价格在逐渐高涨,这个方案也就逐渐放在考虑范围内了。此前,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对LiFSI的添加比例在0.5%-2%之间,但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了3%-8%。 我们按照3%的占比来测算,在2025年,LiFSI的需求量将达到2000吨,再按照40万元/吨的市场价格来计算,2025年国内LiFSI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8亿元。 此外,还需求大家的知道的是,LiFSI的制备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这是一种新型材料,所以其工艺流程在企业间还没有达成产能共识,各企业还在生产探索阶段。 说了这么说,总的来说,未来在该领域的各公司之间的差异与竞争,很大可能是体现在这些传统添加剂的生产和新型添加剂的研发上。 优质企业梳理 我们接下来来讲几家公司。例如,此前说到的天赐材料,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解液生产商之一,实现了电解液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拥有锂电池电解液产能10.6万吨,在建产能35万吨,新材料方面,公司计划通过子公司九江天赐扩产4000吨LiFSI,以及1800 吨的LiODFB、LiBOB、LiDFP、TMSP等添加剂。 在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需求下,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5.62亿元,同比增长197.47%,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591.15%。 相对天赐材料的财务数据,多氟多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更是惊人,该公司Q1实现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了7448.21%。 多氟多是国内第二大六氟磷酸锂生产商,主要是对动力电池、电解液锂盐等业务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10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而且还有在建5000吨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未来,公司业绩还可以凭借六氟磷酸锂有一定的成长性。 此外,还有深耕有机氟化学品的市场领域的新宙邦,其主要产品包括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该公司在产能扩张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其拟通过子公司江苏瀚康扩建2.93万吨的VC的原材料CEC和新型材料FEC、VC、DTD。 在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0亿元,同比增长118.63%,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57.51%。 最后,萝卜君再叮嘱大家一句,随着新能源退补政策的逐渐落地,叠加疫情致使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一定的波动,这对产业链的整体需求都有负面影响,这样无论是生产传统材料的公司,还是研发新材料的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大家要注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 |
上一篇:割肉荣:坤坤和菜菜又要两级反转?
下一篇:百股跌停,肉食者还债。。
萝卜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