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07-26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指数方面,细看,就能发现端倪。 以创业板为例: 上周3,一个骗炮,诱多,这2天立马又下来了。 就是创业板就该跌,本来都要调整了,资金乱拉一波锂电,又打上去了,但绝大部分个股都是没涨的。 创业板高位放量阴线,就是主锤高位赛道了,就跟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那波抱团,没啥区别。 这个市场,这2年,你得看懂。 一个方向确立,都是极端抱团,一定是炒过头。 把未来2-3年的,3-5年的业绩全部贴现到当下,一次性兑现完毕,股价全部充分反应完 然后又换个地方,再次进行抱团。 绝大部分资金,前期反应不过来,后面到最后冲刺阶段,开始执行“打不赢就加入”的策略。 而往往最后接盘的,都是小散,看着热闹,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还高位站岗。 这就是为何,从1-2周前,我一定要把总仓位降下来的原因,当时那一下,收仓收的比较猛,确实净值1天回撤较多,但事后来看,总还是对的。 1-2周前,对创业板的判断,不论是从日线,还是周线,还是月线,以及年线来看,确实真心涨太多了,远超预期。 而再从市场盘面来看,本身可以怼的题材和赛道,已经没有了。 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泡沫化能持续多长?或者机构抱团何时会出现松动? 这是当前投资者都面临的问题。 估值的空间取决于: 1、市场对板块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 2、宏观和微观资金面。 驱动机构拥抱新能源的原因: 1、一方面是碳中和与碳中和的政策导向,特别是近期政策对课外辅导行业的限制导致行业公司股价持续大幅调整,市场形成了“不要和政策作对”的强烈预期; 2、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成本持续下行,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正处在高成长阶段。 宏观资金面方面:低利率和宽松资金面的环境是估值泡沫化的基础。 微观资金面方面:板块迎来持续资金流入是推高估值的重要条件。 站在当前时点,货币政策相对稳定,利率仍处在低位,宏观环境暂时不会成为估值上行的明显拖累。 但从微观资金面来看,过去2年公募基金的大规模发行,特别是那些重仓消费的头部基金经理新发基金规模明显扩张,这形成了基金发行与重仓股行情的正反馈。 而二季度以来,公募基金新发行规模明显降温,微观资金难以对新能源抱团行情形成明显的正反馈效应。 当前更多是存量基金的转移配置,比如此前重仓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转向新能源板块。 这也是为何,我们看到大消费股,持续调整,甚至近期有加速的迹象。 而消费近期向下加速的迹象,与新能源近期向上加速的迹象,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打不过,干脆加入”的践行版,以及基金经理“宁愿如果要亏,大家一起亏;也不愿,你在大赚,我居然在亏”这种扭曲的现象 这种现象,近期时间一直在给大家强调,提防其结果就是去年年底那波抱团的另一种演绎 如果看不懂,不做就行了,看不懂的钱,不赚就是了。 而从策略上来看,我依然看好的,有几个方向: 1)长期性价比高的“小而美”科创小巨人; 2)中报超预期的绩优股中,寻找能够穿越周期属性、具有新的成长个股; 3)那些基本面不太亮丽领域,提前布局下半年有转机的资产,包括,小家电、汽车、机械,也包括消费细分行业的“龙一”。 对科创板而言,牛市基石主要源自三大红利: 1、产业红利 2、制度红利 3、次新红利。 由此衍生的特征有,业绩增速快、估值相对低、基金配置低。 “科创小巨人”对标方面,依然聚焦于我给大家分享过的那个整理骨池。 具体细看,中报方面,陆续关注情况。 那些基本面不太亮丽领域,下半年有转机的资产。 我觉得有几个方向: 1、地产相关,(虽然房住不炒是大逻辑,都一致看空,几乎没人看好了,你懂的)打个估值回归,是有预期的。 2、工程机械,也算是困境反转,经济复苏或者托底,还是得靠它 3、大消费,消费细分行业的“龙一”。 另外,题材方面,预期比较强的有:军工,5G,云计算,服务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 高位的高景气赛道,需要等一波大的调整,这块不急的。 今天指数爆锤,少说2句,低位的没动,总仓控制在5成左右,剩下持仓被锤,锤够,后面再加。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
(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
上一篇:国家队又清仓套现了
下一篇:逆势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