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社长说 ●●●大●● 昨晚留言区有研粉问怎么看当前的电影板块,正好很久没聊这个行业,今天借周末时间跟大伙聊聊。 电影这个产业可选消费属性很强,所以一半是靠天吃饭,比如这次疫情对产业冲击就很大;还有一半是看作品,在目前国内动辄10亿以上票房的时代,一个爆款能给业绩带来很大的提升。所以这两个问题造成电影公司的业绩波动性很大,也就是不确定性很高,另外成本及收入这块的不透明也进一步弱化了行业的成长逻辑,所以电影行业走不出趋势牛股。 2019年,光线传媒因为一部《哪吒》让其充满了想象力,预期它能成功打造产品矩阵,同时向漫威等海外公司一样往周边延伸产业链,从而摆脱业绩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度成为电影板块的趋势牛股,但是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市场有些失望。 所以就长线逻辑来看,我认为在当前背景下不要对电影板块预期过高,目前还没有看到行业集体拔估值的成长逻辑。 而就短线逻辑来看,疫情恢复的逻辑早就在去年都反映过了,板块目前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机会主要看“爆款”和“假期”,像春节、五一、暑期、国庆这些节日的爆款电影,就很容易引发市场的兴趣。 暑期大片有望带动票房继续回暖 ●●●大●● 2021年上半年电影整体票房表现,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票房275亿元,对比正常年份2019年来看,已经恢复88%,整体恢复良好。 分季度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票房181亿,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一季度票房186亿元的水准,其中,主要原因为2021年春节档火爆,《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两款现象级电影累计贡献99亿票房,占了一季度全行业票房的一半以上,稳居2021上半年电影票房总榜一、二名。 第二季度,全国票房约94亿,较2019年第二季度的125亿元减少了25%,主要原因为第二季度电影内容供给较为薄弱,同时,海外持续受到疫情影响,电影的制作、发行受到较大推迟,使得海内外都缺少大片,拉低了整体电影票房。 从观影人次来看,2021年上半年累计观影人次为6.8亿人,较2019年上半年8.1亿人次的水平下滑约15%;第二季度单季相较于2019年同期则下滑 21.3%。 整体而言,目前电影市场相较于去年明显复苏,第二季度的观影人次下滑更多是因疫情零星复发、进口电影上新缓慢所导致的短期现象。 今年暑期档的潜在爆款电影 ●●●大●● 今年暑期档上映影片有望超过50部,《长津湖》和《中国医生》最受关注。 目前来看,已确定在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超50部。同时,今年暑期档呈现出以下特点: 今年暑期档关注度最高的电影主要是《中国医生》和《长津湖》,两部影片的票房有望领跑今年暑期档: 影片沿用《中国机长》原班人马,内容根据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记录了波澜壮阔、艰苦的防疫斗争。 2)《长津湖》是由博纳影业、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等联合摄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监制、导演,由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影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据媒体报道称,《长津湖》制作成本约13亿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迄今以来最贵的电影。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长津湖》成本高达13亿,那么票房要到39亿才能保本。因此,针对大手笔制作的豪华阵容电影《长津湖》,市场普遍给予较高期望,预计总票房有望超过50亿元甚至刷新国内票房纪录。《长津湖》将分为上下两部推出,目前,该影片档期尚未确定,但预计上部有望于暑期档推出,下部将在国庆节上映。 在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暑期档重点电影及其相关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在进入研讯社的公众号主页后,在右上角点击“发消息”按钮,然后在左下角点击“模拟键盘的图标”,最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公众号 |
下一篇:今晚文章,价值千金!
研讯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