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芯片】搭建28nm自主可控生产线的可行性分析!

原创:研讯社   研讯社   2021-06-15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去美化替代加速

●●●大●●

除了国内芯片扩产潮之外,本轮半导体设备环节还有去美化替代加速的逻辑。

我们在6月1日《芯片,扩产潮来了!》、6月6日《“芯片荒”加剧、扩产潮来袭!》等文章中多次解读了本轮半导体设备等环节的受益逻辑,除了芯片扩产潮之外,还有加速去美化替代:2019年以来,美国持续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打压,将华为、中芯国际、飞腾等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威胁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高端化发展进程,建立去美国化的国产芯片产线迫在眉睫。

一方面,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仍是目前芯片领域的主流制程,28nm以上成熟制程占当前芯片市场规模的60%;

另一方面,当前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国产自给率仍不到20%。

因此,搭建一条28nm及以上制程的国产半导体设备生产线的意义重大。


什么是28nm制程?

●●●大●●

从技术上看,28nm被业界看做成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水岭,同时也是目前国产替代所能接触的高度。

芯片是由MOS管组成,而MOS管的栅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芯片的面积、功耗、时延等性能,栅的宽长越小,芯片性能越优秀。


以华为麒麟芯片为例,随着对芯片运算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麒麟CPU制程从2016年的16nm提升到当前的5nm,目前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已经开始布局3nm工艺。

按照芯片中MOS管的栅宽,可分为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目前28nm被业界看做成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水岭,综合考虑成本和技术因素:

28nm以下(<28nm)划分为先进制程,普遍应用于手机/PC/服务器的CPU与GPU等运算密集型场景,在晶圆代工中,通常采用12英寸硅片。

28nm以上(≥28nm)则划分为成熟制程,通常应用于物联网芯片、MCU、功率器件等场景,在晶圆代工中,通常采用8英寸硅片,通常所说的8寸晶圆指的就是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

选取28nm作为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水岭,主要原因为与40nm工艺相比,28nm栅密度更高、晶体管的速度提升了约50%,单次开关能耗减少50%,性能大幅提升,更适用于CPU与GPU等运算密集型场景。

同时,对国内产业链来说,虽然在晶圆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已经实现N+1工艺量产(性能接近台积电7nm),但其核心设备仍然来自美国,并非全脱美产线。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在各领域已实现重大突破,基本可覆盖28nm工艺制程,但核心设备如光刻机仍未实现28nm国产化,所以28nm也是目前国产替代所能接触的高度。

从市场角度看,包括28nm在内的成熟制程仍是目前芯片领域的主流制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首先,包括28nm在内的成熟制程仍是目前芯片领域的主流制程。成熟制程芯片市场规模巨大,并长期占据芯片需求的主要市场。目前的芯片种类里,除了CPU与GPU等对运算要求较高的场景外,其余芯片基本采用28nm以上的技术。


数据显示,在晶圆代工领域,2019年全球成熟制程市场规模达330亿美元,约占全部芯片的60%。


其次,当前成熟制程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在海外成熟制程设备停产背景下,推动成熟制程产业链国产化刻不容缓。


去年下半年以来,疫情带动的居家工作、远程教使得笔记本电脑、平板等需求激增,推升面板驱动IC、电源管理IC、微控制器(MCU)、CIS芯片用量大幅提升,全球芯片产能持续供不应求,并且供需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2022年,而这些芯片主要通过成熟制程(≥28nm)工艺生产,这也造成了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的持续紧张。


4月2日,台积电在5天之内连续3次宣布涨价,6月15日报道,台积电等厂商计划再次上调第三季度代工报价30%,并且成熟制程芯片交期最慢已长达两个季度,芯片涨价、缺货已经对下游各行业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海外半导体设备商已停产成熟制程设备,已经严重影响到晶圆代工厂的扩产,在此背景下,推动成熟制程(≥28nm)工艺国产化进程刻不容缓。

最后,当前国内28nm以上成熟制程的芯片自给率仍不到20%,所以能够实现28nm全产业链国产化,依然意义重大。

倪光南院士表示:“一旦我们28nm芯片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很多下游应用行业将都可以实现国产芯片的自给与替代。

国务院在2020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与2019年的30%自给率相比,6年时间要增长40%,这也意味着,在国产替代的大潮之下,国产28nm芯片将会有很大发展机会。

虽然中芯国际于2015年就可以进行28nm芯片代工,但核心设备、材料仍需要从美国、日本进口,导致了28nm代工产业链在上游仍被“卡脖子”,随着近期中美摩擦加剧,华为芯片制造被美国“卡脖子”,搭建全国产半导体设备生产线势在必行。


搭建一条28nm去美化生产线的可行性

●●●大●●

晶圆制造过程主要可以分为热处理、光刻、刻蚀、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清洗、前道量测等工艺流程,这些工艺并不是按单一顺序执行,而是根据要生产的芯片特性选择性地重复进行。典型的晶圆制造需要花费6-8周时间,涵盖300多道工艺流程,某些工序可能需要执行几百次。


1、硅片制造(已满足要求)


半导体硅片是制作芯片的基底,芯片制程越先进,对硅片质量的要求就越高。目前沪硅产业12英寸大硅片已可用于28nm制程的芯片制造,中环股份轻掺杂12英寸大硅片也已经进入28nm的技术节点。

拉晶炉是制作硅片的核心装置,南京晶能已成为沪硅产业12英寸大硅片生产线的拉晶炉国产供应商,可满足28nm及以上制程的硅片制作。

晶盛机电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00mm硅单晶直拉生长装备的开发”,拉晶炉、切割机已供货中环股份,研磨机已供货沪硅产业。

2、热处理满足要求)

热处理主要包括氧化、扩散、退火工艺。氧化是在硅片表面形成氧化膜,高温热扩散是将杂质元素掺入硅衬底中,退火是修复离子注入后硅片的晶格缺陷。

热处理设备主要是卧式炉、立式炉和快速升温炉(RTP)。目前国内的北方华创、Mattson(屹唐半导体)已经能够生产28nm及以上制程的热处理设备。

3、光刻(今年可能有国产交付)

光刻是晶圆制造的核心工序,在整个硅片加工成本中占到1/3。光刻的工艺流程大致是用涂胶机将光刻胶涂覆在硅片表面,然后用光刻机将电路图形曝光在硅片上,再用显影机进行显影,去掉不需要的光刻胶。

光刻主要使用光刻机和涂胶显影机。上海微电子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的光刻机厂商,但目前只能量产90nm光刻机,据报道,2021年上海微电子或将完成28nm国产光刻机的交付。涂胶显影机方面,芯源微的前道Barc涂胶设备可以满足28nm工艺。

4、刻蚀满足要求)

刻蚀是有选择地从硅片表面去除不需要材料的过程,被光刻胶覆盖的硅片部分会受到保护而不被刻蚀,没有覆盖的部分将被刻蚀掉。

早期的刻蚀是用液体化学试剂的湿法刻蚀,3μm之后的工艺大多采用等离子体干法刻蚀。根据被刻蚀材料的种类,刻蚀设备可分为硅刻蚀、金属刻蚀和介质刻蚀设备三大类。

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在14nm工艺上取得重大进展,中微公司第二代电介质刻蚀设备已广泛应用于28到7nm后段制程以及10nm前段制程。

刻蚀之后使用去胶设备将表面遗留的光刻胶去除。屹唐半导体的去胶设备已经进入了5nm生产线。

5、离子注入满足要求)

晶圆制造中需要将杂质离子(如硼离子、磷离子)掺入被刻蚀后的特定硅片区域中,从而形成PN结、电阻、欧姆接触等。离子注入是使带电粒子(离子)高速轰击硅片并将其注入硅衬底的方法。

中电科旗下北京中科信的12英寸离子注入机已进入中芯国际生产线,工艺覆盖至28nm。万业企业旗下凯世通的离子注入机已突破3nm工艺,主要参数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6、薄膜沉积满足要求)

绝缘薄膜(如SiO2)、半导体薄膜(如多晶硅)、导电薄膜(如金属)是芯片中的重要物质,薄膜沉积是各类薄膜形成的最主要方式。

薄膜沉积工艺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外延三大类。PVD多应用于金属薄膜的沉积,CVD可应用于绝缘薄膜、半导体薄膜和导电膜层的沉积,外延是在硅片表面生长单晶薄膜的工艺。另外,ALD属于CVD的一种,是目前最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

北方华创的PVD设备已经用于28nm生产线中,14nm工艺设备也已实现重大进展。沈阳拓荆的PECVD设备已在中芯国际40-28nm产线使用,ALD设备也在14nm工艺产线通过验证。

7、化学机械抛光满足要求)

晶圆制造需要对硅片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不然会严重影响芯片的结构及良率。化学机械抛光(CMP)结合了化学作用与机械作用,使硅片表面材料与研磨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在研磨头的压力作用下进行抛光,最终使硅片表面实现平坦化。

华海清科28nm制程的抛光机已经实现成熟产业化应用,14nm制程工艺技术正处于验证阶段。

8、清洗满足要求)

几乎所有工艺流程都需要清洗环节,清洗步骤占半导体工艺所有步骤的1/3,最多可达到200次。

清洗机是将硅片表面的颗粒、有机物、金属杂质等污染物去除,以获得所需洁净表面的工艺设备。

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至纯科技、芯源微的清洗装备均可实现国产替代,其中盛美半导体是国内唯一进入14nm产线验证的清洗设备厂商。

9、前道量测满足要求)

晶圆制造中的前道量测可分为工艺检测和晶圆检测。

工艺检测设备可对每道工艺后的晶圆进行无损的检查和测量,以保证关键工艺参数满足指标,保证芯片的成品率。

晶圆检测设备包括硅片测试设备和晶圆中测设备。硅片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厚度仪、颗粒检测仪、硅片分选仪等;晶圆中测设备主要包括探针卡、探针台和测试机等。

赛腾股份收购日本Optima进入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Optima客户包含三星、SK 海力士、台积电等。中科飞测的几款前道检测设备实现国产设备零的突破,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大厂。

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28nm半导体产线非美化替代核心受益股凡是点了“在看”者,在进入研讯社的公众号主页后,在右上角点击“发消息”按钮,然后在左下角点击“模拟键盘的图标”,最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6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讯社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不好!主线龙头大跳水!

下一篇:注意,我减仓了!

关注研讯社公众号
研讯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