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4-28 - 小 + 大
今日导读 一.限塑令:这个板块!机构扎堆了! 二.覆铜板:继续跟踪板块 三.机构调仓:看看机构现在的持仓 四.研报金股:业绩低于预期,股价反涨,雨过才能天晴(特锐德) 五. 最新市场情报汇总 一.限塑令:这个板块!机构扎堆了! 近期限塑板块走势一般,但目前大量机构覆盖,后续关注标的走势。 2020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市场称之禁塑令。 《意见》明确在2020、2022和2025年分步实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等的限制使用。 塑料制品需求相对刚性,短期亦无其他便利性替代用品,完全禁用难度较大,这便意味着部分传统塑料的需求部分将向可降解塑料转移。随着各省出台措施推行限塑,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政策指引和行业塑料消费量出发,至2025年快递包装、农业地膜、一次性餐具以及塑料购物袋等领域将会释放可降解塑料需求68万吨、49万吨、47万吨和106万吨,合计270万吨。按可降解塑料均价2万元/吨进行粗略的匡算,市场规模达540亿元。 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规模约99.6万吨/年,其中有48万吨在中国,产能普遍规模较小且集中度低,PLA和PBAT单线产能最大仅15万吨/年(美国NatureWorks)和10万吨/年(意大利Novamont)。 目前中国现有及在建产能合计约176.7万吨,但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释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将有望达到270万吨,若需求达到预期,供给端缺口仍在93万吨以上。 可降解塑料属于新兴的塑料新材料,分子筛选和量产技术均处于快速迭代的时期,目前较为成熟的品种为PLA、PBAT和淀粉基塑料。 当前可降解塑料成本仍为传统塑料的数倍,但需求在各国环保政策的带动下加速释放,市场供不应求下价格维持传统塑料两倍以上。 相关公司:金发科技、金丹科技、道恩股份 金发科技:是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二.覆铜板:继续跟踪板块 前期复盘里面提到过覆铜板的逻辑,近期覆铜板板块走势明显强于大势,现阶段通过数据看覆铜板集中度相较PCB更高,涨价覆盖成本且进入溢价阶段。 覆铜板一季度业绩可验证其景气度:建滔积层板集团预计21Q1纯利将较20H1增长超过130%。 相比于15Q4-16Q4由供给端紧缺导致的涨价,判断20Q4由供给+需求双轮导致的新一轮涨价持续时间更长,低端厚铜箔结构性失衡,原因在于 1.环保问题+政策倾斜+需求爆发,厂商扩产锂电铜箔产能意愿更足。 2.标准铜箔回收期更长,盈利能力相较锂电铜箔更低。 3.短期标准铜箔释放新产能较少,中长期标准铜箔扩产能缓解供不应求现状。 三.机构调仓:看看机构现在的持仓 前期说过关注下近期机构逻辑的板块,可以看到近期机构逻辑明显有超额收益,今天再聊机构的动作,行业层面银行与化工获北上与公募基金同步加仓,非银、家电和食品饮料遭同步减仓,内外分歧主要则集中于医药、电子和电气设备。 一季度,全球共振复苏,银行与顺周期板块获内外资同步加仓,一季度内外资调仓分歧主要集中于医药、电子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其中,外资一季度加仓电气设备(+0.78%)而减仓医药(-0.61%)与电子(-0.73%),而国内基金则加仓医药(+0.49%)与电子(+0.31%)并减仓电气设备(-1.14%)。 从具体细分行业看: 1.银行、其他建材、化学制品、钢铁、生物制品等获同步加仓较多。 2.白色家电、食品加工、化学制药、饮料制造和证券等遭同步减仓居多。 3.外资加仓电源设备、专用设备、保险等行业,但减仓电子制造、医疗服务,国内基金则反向调仓。 业绩低于预期,股价反涨,雨过才能天晴(特锐德) 看点一:业绩低于预期,股价反涨 公司公布2020业绩,收入74.21亿元,同增10.11%,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降35.96%,扣非净利润0.62亿元,同降59.06%,与此前公司公布2020年业绩快报预测相符,业绩不及预期。 公司充电桩/充电量维持国内第一,直流桩规模继续领跑行业,受疫情影响利用率有所下滑。公司至2020年12月上线运营公用充电桩数量达到20.7万根,同增39.8%,全年累计充电量27亿度,同增29%,充电桩/充电量国内市场份额25.7%/38.4%,维持第一。 公司继续保持在公共直流桩领域规模领先优势,至2020年12月直流桩保有量11.8万根,超出第二名国家电网约3.5万根,在国内直流桩领域份额达到39.3%。受2020上半年疫情影响出行,公司充电桩利用率有所下滑,机构测算公司整体充电利用率约7.6%,较2019年下降1.1ppt,预计充电业务全年亏损。 看点二:雨过才能天晴 疫情后出行恢复以及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提升将带动公共充电需求上行,公司凭借直流桩的规模优势有望率先受益带来充电量高增长,同时,考虑到公司将继续推进充电装建设带来充电总功率增加,预计公司充电利用率将稳步提升。 公司2020年传统业务整体实现营收54.2亿元,同比增长18.9%,但由于疫情致铁路和电力系统招标量缩减、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传统业务毛利率下滑3.8ppt至22.7%。 预计2021年铁路和电力系统招标量将恢复,市场竞争有望转好,公司从4Q20开始战略转向高盈利性订单,预计全年传统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毛利率逐步修复。 操盘策略 标的虽然业绩低于预期,但走势不跌反涨,目前看是中期将得到改善,不过后续业绩继续面临压力,无法大幅消化估值,目前建议以波段为主,不做长线跟踪。 下调2021/2022年净利润16.1%/38.5%至4.38亿元/5.9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59.9X/43.9XP/E。 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朋友们下次见 记得在看,点赞点起来,别错过大肉机会! 注: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仅为参考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谨慎! |
上一篇:卧槽,活久见!
下一篇:新概念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