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趋势:震荡 成交量:756亿 放量100亿 涨跌比:红盘家数1864 绿盘家数2228 投机情绪: 中 昨天说了下指数有调整压力,今天指数小幅度回调。上午跌得多,下午V回去了一些。抱团股走弱,昨天抱团股抢钱,今天部分资金分流到了小票,使得红盘家数还上升到2287家。 盘面最近没啥意思的,量能又回到7000亿以下,很多个股都来回坐过山车。 这种行情,要么做超短,最近超短赚钱效应不错。顺控发展都12连板了,差不多是创业板注册制后最高的连板数。 而中长线,机构最近主要在结合业绩报和调研做相应调仓。加上外围环境并不明朗,所以也没太多进攻的欲望。 这个阶段,如果你做中长线的布局,说实话,会比较难受。选股上会很吃力,短期也不会有很好的回报。所以只能同机构一样,根据不断更新的信息,做新一轮的调仓布局。 毕竟市场在来回波动,短线是靠波动赚钱,而中长线,是靠时间赚钱。 面对波动,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当我对目前的大局(Big Picture)感到忧虑和失望时,我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the Even Bigger Picture) 下面这段话,来自我3月10号给大家写的复盘文章反弹企稳,利好也来了!(手哥3.10)。 指数在3月9号止跌,手哥第二天和大家说如果继续走机构路子,我建议关注酿酒和医药。因为相比其他抱团方向,这两个确定性更高。这种确定性,不是说短期业绩暴涨,而是拉长时间维度看,这两个板块业绩都相对稳定,都是永续性的。酒不能不喝,药不能不吃。 同时手哥也和大家说,相比酿酒,药会更好,因为成长性会更高。 自3月9号低点以来,整个市场,完全靠趋势涨上去,不算新股,不算超短连板的票里,涨幅最大的就是医药CXO的康龙化成。从100涨到150,涨幅50%。 同为CXO的博腾股份涨了40%,昭衍新药25%,凯莱英20%,九州药业20%。 同为医药的葫芦娃37%,民营医院的国际医学36%。其他还有很多和医药医疗相关的。 酿酒也不错,茅五泸稳健反弹,金徽酒,迎驾贡酒都是20%以上。 这期间,市场总共133家涨幅在20%以上,除去掉新股和碳中和等题材炒作方向,真正走趋势的大多来自医药医疗和酿酒。 所以你看,机构的优先选择,是不是更关注the Even Bigger Picture? 如果你要在这个阶段去做中长线的配置,你首先得告诉自己,你所观察的角度是什么?周期有多长? 若果只聚焦短周期,那确实目前难以下手,而把目光后置,才会看到一些机会。 当然,不是说接下来就只有医药和酿酒有机会。随着年报的披露,接下来更应该关注,有哪些细分行业有爆发的潜质?同时估值相对合理。 去年都在炒赛道,今年可能更强调细分。 说到Bigger Picture。昨天有个新闻非常相关。 小米官宣造车。 这个消息,之前就有传言。2月份的时候,手哥的文章格致投研第六期:从小米造车看未来风口就和大家说了此事。当时小米不是没承认吗?手哥当时给大家翻译了下小米的意思就是:这事在做,等确定好就宣布。 如今果然落地,小米的野心是藏不住的。同时智能汽车的大趋势也是无法阻挡的。 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巨头相继扎堆智能汽车。已经足够说明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各路资本都虎视眈眈。 手哥可以断言,未来智能汽车方向将诞生一大批优秀的公司。无论是下游的主机厂,还是上游的供应链。这部分内容,在之前文章已经和大家介绍过,为什么这么看好。 今天说下智能汽车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我做个类比你会很好理解。 我们说智能汽车,你把当做会动的智能手机就行。目前智能汽车所处的阶段,就像iphone3 GS那会,当时手机刚从按键机功能机到触摸屏阶段,市场上有很多手机品牌,HTC,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刚涉水触摸屏,逐渐往智能化方向靠。 而智能手机的里程碑是IPHONE 4的诞生。一个划时代的智能机产品。目前智能汽车还缺少一个类似IPHONE 4的产品出来,但是相信也就这两年,最多到2024年,应该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智能车产品。 IPHONE的崛起,不止让苹果成为市值第一的公司。还带火了很多苹果产业链的公司,比如立讯,歌尔,蓝思科技等等。 所以未来智能汽车理想的投资方向是两个: 1. 品牌方 2. 品牌的核心供应链 这个和做消费电子的逻辑可以说是照搬的。 手机品牌之所以涉足做智能车,是因为现有的市场已经快饱和,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智能车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选项。 在电动车的趋势下,汽车零部件大大减少,核心壁垒不再是发动机。消费者更加重视的是人车交互和智能体验,这些都是科技巨头,手机巨头的最大的优势。 目前品牌上,还是各路诸侯厮杀,没有哪家说有绝对的护城河,即使特斯拉也没有,只是特斯拉相对来说更有先发优势和积累成果,跑的更快一些,而且仅限在电动车方面。 智能汽车这块,还未出现绝对王者。现在不用着急,等哪家做出了个划时代的产品,到时候直接投!不管是小米还是苹果还是蔚来还是特斯拉还是传统车厂。 产品力会大幅提升品牌价值。作为一个大型消费品,品牌价值一旦形成就是非常非常宽的护城河。 而供应链上,目前都比较分散。传统车厂比较像目前手机代工厂,比如富士康立讯精密这种。 其他的零部件,都是对应现阶段。但是主流的几个方向是可以确定的。 比如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智慧屏幕,高清摄像头,HUD,智能座舱等等。 可以说,好的标的都不在A股。比如激光雷达的luminar在美股,高算力芯片英伟达也在美股。国内有这些的,没有上市,比如华为,禾赛科技,地平线等。 所以目前在A股投智能车方向,标的少的可怜。比如智能座舱的德赛西威,HUD的华阳集团,车载摄像头的联创电子。 这些标的都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看,因为都没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可以看到很远以后,主流的厂商还是海外的,比如博世,大陆等。 拿华阳集团来说,去年汽车电子业务贡献了非常的大的业绩增量,华阳年报预告超预期。华阳汽车电子业务这块,去年主要靠长城汽车,给长城供HUD,后面还切入了长安,长安福特,东风的供应链。基本都是国产车商。 HUD的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大的,未来会成为标配。但是华阳要想增长的好,一个是要切入更多的车厂供应链,另一个是还要别人车卖的好。 所以,暂时只能看到这两年的情况应该比较好。后面就难讲了。 所以对于目前的A股这几个智能车来说,最好分阶段做。只看得到半年到一年的,那做完这段就ok了。后面的事后面再说。比如华阳,如果能切入蔚来特斯拉或者其他某种爆款车型供应链,那看高一线。如果客户扩展不了,或者客户车卖不动,那就要退。除非他有高人一等的技术。 这里拿华阳举个例子。做供应链这块,未来还是要以强势品牌供应链为主。国产商是有机会的,目前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就是以中国为主。未来智能汽车也会是,只是这个过程,多跟踪。一定会非常有前景。 希望今天文章能让你对智能车方向未来的投资路子有点帮助。 另外,辛苦大家多给手哥的文章点赞和点在看。每天坚持写复盘很辛苦的,大家多点赞手哥才有动力源源不断的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内容。手哥不需要打赏,但是这个面儿,得靠大家帮我顶起来呀。 好文,点个在看吧! |
上一篇:不好,尾盘被爆头!!!
下一篇:多重利好加持,明天这个方向要爆
格致财经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10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27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
原创2022-10-23
原创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