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趋势:震荡 成交量:7105亿 缩量200亿 涨跌比:红盘家数2326 绿盘家数1700 投机情绪: 中 指数今日延续反弹,创指小涨1.2%,沪指虽跌了-0.02%,但是也是个低开高走的假阳线。 大盘运行的节奏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不断缩量探底,在前低反复找支撑。早盘低开下杀后,又是在前低附近走V反弹,注意,这已经是第四次摸底了。创指年线附近已经出了4根下影线。 而且量能连续缩减。昨天7300亿,今天7100亿。7000亿这个量能当然支撑不了什么大反弹,但是缩到这个位置,意味着目前下跌动能小了许多。 上一回市场量能7000亿附近,还是去年12月中上旬。当时的位置和现在差不多,当时也是连续缩量后市场开始慢慢向上修复。 接下来预计指数依然会保持这种低波幅震荡的走势,如果突破的好,创指这里可能会挑战下2800点,也就是半年线附近。如果明天走弱,证明反弹高度在降低,那么很可能还是要回踩下年线。 前面几篇文章,都和大家说了这波反弹要怎么做。我们着重分析了三种思路: 目前市场的赚钱效应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向。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三者是互相制约拉扯的。 某一个方向强,就会有一个偏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市场成交量在下降。现有的存量博弈市场不支持共同走强。 像昨天碳中和强,银行股强,抱团股指数偏弱。今天抱团股一走强,碳中和,银行股就开始弱了。 操作上,不太需要来回切换,想把ABC的钱都赚到是比较难的,踏不准就容易吃瘪。还不如玩好一种。 短线题材上,碳中和今天走弱,短线资金开始做多高送转和次新股。这个不多说,想做的自己去看短线号比如湖南柚子,会讲的比较明白。 周期股走势记得关注美元,强美元弱周期,弱美元强周期。银行和疫后复苏这条线和指数有点负相关。指数不好的时候,资金做不了别的就会做这些。当抱团股白马股稍微来点机会资金就做抱团了。 抱团股的节奏和指数相关,联动性非常大,更能体现市场,特别是机构资金的情绪。前天文章大家点在看后收到的那份震荡市抄底玩法核心股名单里,那几只票反弹起来都不错。 比如华天酒店,首旅酒店基本上第二天开始就正反馈,涨了10几个点。酿酒和医药的那几个票,周一抄底到现在的收益也很可观。 对于前期抱团股的选择,从目前的资金选择上是比较青睐医药和酿酒的。这点昨天文章手哥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出于角度选股更好?文章干货,建议没看的再回头看一遍。 当下做抱团股,包括白马,核心资产,高估值这些,统统归为一类。按指数节奏做。回踩低吸,涨多了卖。短期内大概率不会有什么趋势行情。 最后聊一下一只科创板的股票。去年科创板我单点过一只奇安信,当时说100以下买很划算。后来跌到84,然后在一月初又涨到140,涨幅66%。 今天说的是中控技术,作为工控行业DCS领域市占率常年第一的行业龙头,这个票从上市第一天起就很多人关注。 从行业前景看,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工信部长前不久还说5G不是为手机服务,而是为制造业服务。说白了也就是工业互联网。前不久高瓴密集调研的也是工互,几个票当时都涨了一大波。行业好,外加资本关注,意味着从中长期视角看具备绝对潜力。 从公司基本面看,中控非常优质。 1. 行业护城河很深,公司地位也是遥遥领先,市占率不断扩大。客户优质,基本都是石化,电力行业的国企龙头,且长期绑定不易流失。像中石化就持有公司5%的股份,既是客户又是股东。 2. 业绩稳定增长,产品毛利率高。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占营收比为80%,复合增长率17%,毛利率超过40%,远超同行。新业务自动化仪表和工业软件复合增速高达26%和48%。预收账款也超过营收增速,说明未来订单稳定,业绩大概率保持持续增长。 从基本面看,行业蛋糕在不断变大,公司的优势地位确保享受充分红利。 所以,诸多卖方研报也是非常看好。比如华安证券就喊出了中长期看好公司1500亿市值。这会中控才360亿,意味着有4-5倍的涨幅空间。 目前中控股价72元。各大券商给的目标价如下: 国泰君安:94.9元,对应涨幅31% 华泰证券:87.6元,对应涨幅21% 西部证券:133.77元,对应涨幅85% 华安证券:303元(长期),对应涨幅420%。。。 同时还有很多券商都是给推荐评级。 所以,这里问题来了,既然都这么看好?为啥中控的走势这么萎靡?一点也不像个有预期的股票的样子? 从上市后高点130已经跌到了70,接近腰斩。这是为啥? 手哥觉得,有两点原因。 1. 估值偏高。刚上市被吹得太厉害,估值高于行业平均。所以之后一直在杀估值。目前估值仍有80多倍,对标海外龙头西门子,SAP,横河电机,公司50-60倍的估值偏合理,当然这是没有考虑龙头溢价的情况下。 2. 流通盘太小,流动性太差。公司属于科创板标的,本身科创板有门槛,导致很多科创板的好股票都会面临流动性差的问题。但中控最奇葩的一点是,流通市值远小于总市值。流通比例是整个科创板里最低,只有7.9%。 今年11月的解禁盘就有将近50%。就算把流通盘全买下来,到时候也不够解禁盘砸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公司备受看好和期待,却越走越差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控技术,长期走势我认为大概率要向上的。可能出现一个较长的圆弧底。 所以现在买入耗费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划算。但是这玩意,最怕的就是风口一来然后连续涨上去。比如之前的亿华通,最近的欧科亿,涨之前股价都跌挺惨。 针对这个票,已经来来去去好几波人,每次进来都满怀期待,每次出去都呜呼哀哉。都以为是低点然而却总还有更低。 所以手哥给大家提供的思路是,如果要做,可以定投。每个月买那么1%或者2%的仓位,买到两成仓就停止买入。耗时会比较久,但是可以在底部拿到筹码,也不用太担心机会成本。 这种公司,只要风口一来,回到100以上的价格真的一点也不难,只是时间问题。拉长更远的周期看,1000亿市值也并不是遥不可及,海外龙头都是几千亿市值。18年的隆基也才300多亿,如今3000多亿。只要能保持增长,一切都好说。 可惜的是个科创板,能买的人也不多。有权限,感兴趣的可以重点关注。 另外,辛苦大家多给手哥的文章点赞和点在看。每天坚持写复盘很辛苦的,大家多点赞手哥才有动力源源不断的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内容。手哥不需要打赏,但是这个面儿,得靠大家帮我顶起来呀。 好文,点个在看吧! |
上一篇:来来来,送个小福利!
格致财经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10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27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
原创2022-10-23
原创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