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重申:稀土这次涨价不一样! ●●●大●● 我们在1月20日《稀土,这次不一样!》一文中指出,这一轮稀土涨价的核心驱动是下游新兴产业的需求,供给是支撑逻辑,在这个背景下,这一轮稀土涨价驱动力将更持续、更稳定。 2月22日,由于新公布的稀土配额指标大幅提升,有人担忧这会影响稀土的逻辑,而我们发文《稀土五问五答!》表示:这次配额提升,目的是缓解稀土供需紧张的局面,防止稀土再次出现前几年的暴涨暴跌,从而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稀土价格慢涨长牛。 事实上,2月22日新配额指标出炉之后,稀土价格继续大涨,不到两周时间,稀土整体价格再次大涨15%左右,印证了我们对稀土配额提升的观点。 稀土行业最新价格跟踪:去年10月以来,不到半年时间,稀土核心品种价格均接近翻倍。 关于永磁的两个补充 ●●●大●● 从基本面看,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迎来需求的放量。 再回答一个问题,稀土涨价会影响下游永磁的利润吗?永磁行业是否受益于稀土行业高景气?(这部分文字摘抄于2月22日《稀土五问五答!》一文) 稀土永磁“三剑客” ●●●大●● A股涉及稀土永磁业务的公司不少,但是综合主营占比、技术实力以及未来产能扩张预期来看,最受益稀土永磁行业高景气的主要是三家公司——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 第一,从主营占比来看,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和中科三环主营都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 第二,从技术来看,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和中科三环的技术优势行业领先。 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和中科三环都拥有减少重稀土用量、晶粒细化的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能力。技术带来的低成本和产品的差异化性能使其可以长期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金力永磁: 1)自主研发的晶界渗透技术可有效降低50%-80%镝、铽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2)对现有的气流磨工艺进行改进,可以制造更细小的颗粒,可以减少磁体内部缺陷,和重稀土使用量。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3)一次成型技术,减少后续机械加工成本和产品磨削量。可提高成品率,减少原材料的损耗。 正海磁材: 1)公司最早实现无氧工艺产业化,可有效防止产品中杂质生成,提高磁学性能; 2)公司采用TOPS(细晶技术)和THRED(重稀土扩散)技术,可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重稀土添加量,控制成本。 中科三环: 1)掌握晶界扩散技术可降低重稀土用量,晶粒细化和晶界调控技术提升产品综合性能; 2)研发了含有铈等低价的低成本稀土永磁体; 3)截至2018年底,公司申请专利560余件,专利授权量370余件,基本覆盖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的全部核心技术。高数量的专利数显示了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 第三,从未来产能扩张预期来看,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和中科三环的规模优势大和成长性高。 从当前产能来看,中科三环(19500吨)以及金力永磁(12000吨)分列第一第二位,正海磁材(6300吨)位列第五。 从未来的产能扩张来看,三家企业的产能扩张和增速都位列行业前三甲。根据三家公司的公告,预计到2024年,正海磁材、中科三环和金力永磁的产能分别可达29500吨、26260吨和23000吨,增速分别为368%,92%和35%。 并且扩张的产能基本都为高性能钕铁硼材料,这意味着这三家公司将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在未来需求高速增长的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中占据更大的市场分额。 除了以上数据,我们还对全产业链整理了一份“稀土永磁全行业核心公司参数对比表”,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报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报社 研报社是2019公众号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公众号 |
上一篇:两会方向,机会VS陷阱?
下一篇:一则消息,引发全球市场巨变!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