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系统性风险征兆
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1-02-23
- 小 + 大
最近几篇文章都重点在市场的结构行情或者说风格轮动。昨晚正好听了个策略分析师的路演,有组数据给大家看看: A股自2009年以来开始出现明显的风格特征,一共经历了五轮典型的风格轮换。风格的转换一般需要2年多时间,风格差最高可以达到155%。踩对风格,收益率可以非常高,风格趋势投资可能是在A股更好的一个投资方法。 2010年之后,A股在72%的时间内至少是结构性行情,即便是普跌,也有板块或者风格相对抗跌,择时在策略投资实际中并不是很重要,只需要把握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正好谈谈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行情感受。应该不只咱们这儿的读者,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都能明显感知到市场里的几千家公司从来都不是同涨同跌,每轮行情总有一些行业和代表个股走出强劲的趋势。 如果各位有印象,应该记得咱从2018年底深度跟踪半导体到现在,抓到的10倍股——沪电股份、7倍股——韦尔股份、3倍股——紫光国微,都在这个行业中诞生。这就是抓行业景气度高的赛道,找准风格然后享受胜果的思路。即便有波澜,回过头看更多的依旧是壮阔。不过,现在依旧有很多人是把关注的重心放在某个或者某几个指数上。咱其实反复强调过A股缺少一个可以代表整个市场的指数,每轮行情不同指数有不同的表现。内部的含义是,去年7月见顶以来,白马蓝筹(红色箭头)稍作休整继续新高,而中小盘(黑色箭头)持续回落;最近,中小盘(黑色箭头)快速修复,权重白马(红色箭头)大幅回落。总结来说,那就是市场的风格会出现均值回归,但强者恒强,找准大周期(1年以上)核心的风格很重要。除非你是玩股指期货的选手,否则判断指数顶底在多数时候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而贯穿A股历史的就是风格的轮动与切换。我们做功课的重心多放在对未来有机会的行业与个股的预判上,抛开风格(结构)只是聊沪深指数,基本上毫无意义。再简单点讲,自下而上(公司-行业-宏观)的重要性在绝大多数时候比自上而下(宏观-行业-公司)高不少。然后,各位肯定问什么时候买什么风格,简要的结论如下,细节有待各位去完善:1、小盘股:经济增长且盈利增速大幅改善的时候。近期复苏前景加强,美国刺激政策逐渐落地,简单想想就能理解;19-20年的半导体,超高景气度,自然也能享受高溢价。2、大盘股:经济下行且盈利增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时候。早前经济数据在朦胧中恢复,大公司稳定而小公司业绩波动剧烈,这解释了抱团行情。3、流动性与估值高低的关系:成长≈高估值,价值≈低估值。流动性环境越好,就越利多高估值(成长)——水多就爱高弹性;流动性环境越差越利多低估值(价值),水少就爱确定性。20年3-7月那轮行情就是流动性驱动,进入到四季度就是高确定性推动,没法理解就再向上回顾下不同股指的剪刀差走势。最后,结合市场当下的状况,聊聊不少人关注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目前看下来,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数据组合,至少有以下几个信号:2002年以来的13个重要拐点,绝大多数都只在盈利增速拐点附近,其中除了2008/16/18年发生在一月之外,其他全部发生在某个月份。咱先卖个关子,等这种极端组合真正出现,咱根据时间的规律再来谈系统性风险,做个大节点的择时。否则平日里更多还是聊结构与风格~节后几天,咱们结合市场讲方法论比较多,大家好好消化一下,忘了就多翻出来读一读。文章基本都是手敲,敲得手腕痛,认真看看不吃亏。
|
上一篇:惨遭,奸人陷害!!
下一篇:发现一个巨踏马震撼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