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军工主机核心上游——发动机 ●●●大●● “年底11、12月大部分军工企业会和下游签订“十四五”采购框架合同,订单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时主机厂会收到大比例的预付款,现金流会大幅改善。” 在主机产业链中,军机成本构成一般是发动机系统(25%), 航电系统(23%),机体系统(19%),机电系统(14%)以及其他(19%)。 发动机出售之后,售后维护保障费也很高,并且毛利率也高。有数据测算,预计未来每年发动机新增新机市场规模大约是1000亿,而维修市场规模则达到1600亿。 产业链上看,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包括整机制造,原材料制造,零部件制造,叶片锻造,以及动力控制系统几个部分: 汽车智能化重要上游——车规级芯片 ●●●大●● 车规级芯片,就是汽车用芯片,是汽车智能化不可或缺的组件,将深度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进程。 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汽车革命的下半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国内已经进入了汽车智能化时代。 车规级芯片是适用于汽车电子元件规格标准的芯片,是汽车智能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件。 车规级芯片可分为MCU、存储芯片、功率器件(IGBT和MOSFET) 、ISP、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器件、传感器(CIS、加速传感器等)、GPU/ASIC/FPGA/AI芯片等。 据测算,未来单车芯片价值将从约400美金提升到1700-1800美金左右。 比如新能源汽车中,功率半导体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5倍以上,用量占比为56%,是传统汽车的2.7倍。 ps:MCU已经在上周《地产政策松绑?》一文中分析解读。 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约30%,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且基本依赖进口,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2019年,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约2800亿元,占整个半导体市场比重10%,全球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等,前十大占比达63.4%。 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30%,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但基本依赖进口,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相较于消费级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由于认证极为严格,对耐用性、产品性能、抽样方案等要求极高,更难打入供应链体系,但一旦进入很难被替代。 近年来,部分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快速介入市场,比如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北京君正收购 ISSI、韦尔收购豪威科技。 与此同时,斯达半导、比亚迪等企业在汽车级IGBT领域寻求自主研发突破。 十四五期间,工信部表示,为了达成2025年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新能源车销量的复合增长率须达到30%以上,这将带动车规级芯片需求高速增长。 11月18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放弃DSRC,将5.9 GHz频段划拨给C-V2X,由我国主推的C-V2X成为全球车联网唯一的国际标准。 按照《C-V2X产业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白皮书》,2025年C-V2X新车搭载率将达到50%,ADAS等驾驶辅助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车规级芯片的单车价值。 随着国内外汽车工业复苏,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加速渗透,国内企业通过外延并购和内生突破提高竞争力,车规级芯片将迎来量价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