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是由各大首席的组成的精英调研团,致力于把最深度、最前沿的一手调研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送的你的手上,帮助投资者理解题材的逻辑潜力,挖掘牛股预期差机会,欢迎关注置顶 另外!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今天表现比较不错的,情绪部分回暖明显,不过指数和成交量倒是比较温和,市场还是有所担忧,这部分主要在于本周的两次重要会议。 一是,明天凌晨美联储加息,目前看大概率是75个基点了,目前主要就是看美联储官员发话会不会更加“鹰”了,如果是,那之后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国内的货币政策。 二是,月底的ZZJ会议,这部分比较常规,外加今年的政策导向,可能利好更多。 不过好的部分是从今天的盘面来观察,基本上可以确认市场有走出退潮的意思,迎接新周期。社长重点说下对于后面新周期的看法,自从中通客车见顶以来,市场是围绕在抱团来进行规避,不过整体表现比较低于预期,从侧面看抱团逻辑差了点。 按照市场现在的态度看,下一个方向可能是切连板思路上,也能感受到现在市场对于连板的宽容度是高了不少,打板做错不亏钱,其次基本上是没有核按钮。 无疑对于短线资金来说就是非常大的利好,同时现在整个连板梯队也比较不错,后面可能连板方向就要重点关注。 另外如果后续走小周期,题材也要重点关注,之前社长也聊过机器人的逻辑,逻辑有所发酵,但目前来看有短线资金要打造,明天需要重点观察持续性,另外社长也说下现在的新逻辑。 ******************* 这部分社长也聊个小众的低估方向。 工业机器人中驱动电机是核心部件,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是主流,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和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产品的核心部件。 机器人的关节活动是靠驱动电机来实现,要求有最大功率质量比和扭矩惯量比、高起动转矩、低惯量和较宽广且平滑的调速范围,尤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对于精准度和快速响应的要求。稀土永磁电机满足体积小型化,较高功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负载变化范围下能实现较高效率等。 其次是目前看增量空间也是十分巨大,工业机器人(重量在150kg以上)平均单个钕铁硼用量约在15-20kg,考虑人形机器人重量和关节活动更高精准度要求,我们假设单个钕铁硼用量约在2-4kg,如果人形机器人超过500万台情况下可能带来超过2万吨钕铁硼需求增量,对应2021年钕铁硼消费拉动超过6%。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600亿至2600亿美元,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 目前中国机器人细分领域主要为工业机器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0 万台,同比增长54.40%。 永磁电机在中高端需求(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风电、新能源、工业电机等)和传统需求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2021年、2022年以来35-50牌号分别累计实现80-100%的涨幅,来自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叠加定价周期传导,因此单位盈利有望持续攀升,非标产品差异化竞争带来龙头溢价。 相关公司: tsl人形机器人带来新兴市场增量预期,现有tsl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供应商:中科三环、金力永磁有望实现供应链先发优势。 伴随中国工业机器人持续放量,高性能钕铁硼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关注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大地熊。 ******************* Q3硅料新项目(通威、新特、协鑫)开始爬坡,部分产线检修也完成,供给有所增加;尽管供应仍然吃紧,但随新产能的释放,组件等下游盈利会有所改善。 此外,上周CPIA研讨会上相关部门表达对光伏供应链协同发展的关注,可能也会对各环节产能建设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硅料仍将维持强势价格与好的盈利,而组件是唯一一个无法快速复制放大的环节,在一体化模式下,大组件企业“入口”模式无法破解,其商业价值未来会进一步体现。 在众多新技术迭代中,电池片进步意义最大,当下变化可能也最大,TOPCon、HPBC、HJT都得到更大的产业投入,其中N型TOPCOn今年就进入放大量阶段。 Q3开始,晶科等率先大规模投建TOPCon产线将开始产生贡献(钧达可能Q3后期到Q4体现)。 同时,一批新TOPCon项目启动,继天合、通威之后,晶澳/润阳/正泰下半年也将开始招标;TOPCon装备是TOPCon方向的延续,下半年重点关注。 相关公司: 组件:隆基股份、晶科能源。 装备:捷佳伟创/海目星(机械联合)。 电池:钧达股份、爱旭股份。 硅料:通威、特变/新特、协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不构成个股推荐。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
上一篇:大涨10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