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2-07-27 - 小 + 大
来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在前两天文章中,小韭连续分析了硅料降价预期下电池片和硅片的机会。 电池片连涨了两天,今天更是满屏的涨停,硅片今天也触底反弹了。 具体逻辑小韭今天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再看下昨天和前天的文章,小韭把链接放在下面了: 今天小韭看到圈子里有个朋友聊了聊自己的心得,小韭把他的心得贴出来分享给大家: 回看过去5年行情, 2017年,抱团白马、参与供给侧改革,就能取得超额收益; 2018年,是大熊市,越努力越亏钱,更适合躺平; 2019年,5G时代来临,当年涨得最好的是半导体、通信,2-3个月翻倍的个股层出不穷; 2020年,大牛市,当年最流行的是终局思维,只要参与了行业龙头年内收益都不差; 2021年,市场流行左磷右锂,是新能源和周期大牛市,小韭买过的湖北宜化更是一个月涨超100%。 可见,市场永远有机会,几乎每年都有一条主线,只要抓住了年内大主线,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 那么如何抓住年内主线呢?主线的共性,是行业趋势。 2017年供给侧改革导致不少产品价格大涨;2019年5G元年,很多产品用量相比4G是翻倍甚至几倍的增长;2019年以来,行业增速最快的是新能源以及各个分支。 事后看,行业趋势很明显。但在当下,很多朋友并没有把握行业趋势的能力。 为了抓住行业趋势,有的人选择“拿来主义”,看大佬提到什么代码,就跟着抄作业; 有的人看的足够多,有了经验,对当下行业趋势有了理解,但还是不具备抓住下一个趋势的能力。 刘润说过,三流的人是不学习的人,二流的人是只学知识的人,而一流的人则是那些学习“思考方法”的人。 不论是“拿来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不足以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真正能够在市场上一直生存下去的,还是“洞悉未来”的能力。 “洞悉未来”的能力,用大白话讲就是要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找到市场的共性,知道市场偏好什么类型的行业或者公司。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着后天不断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日常研究与跟踪,慢慢形成对市场的感知。 这也是小韭成立韭菜价投联盟的目的之一,公众号一天只有1000来字,每天只能发文一次,但在圈子里没有任何篇幅限制,小韭可以把想到的、看到的、思考过的内容,无条件地展现给大家。 比如通过这篇研报,背后有什么投资机会呢?小韭和小镰刀们在留言区聊到了机器人这个板块,最近属于风口上的猪,今天有不少产业链个股涨超10%。 再比如下面这位小镰刀的疑问,也是不少朋友内心的困惑。大佬出手并不会每次都对,抄大佬、大资金的底成功率不高,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式。与其关注他人的成本,不如关心如何降低自己的持仓成本,从而坚定持有的信心。 还有很多例子,小韭就不一一列举。
总的来说,学习和投资的环境很重要。如果每天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周围都是努力学习投资技能,努力搞钱的朋友,再懒惰的人都会被影响,投资的能力也会提升。 而如果只是单打独斗,或者碎片化地去获取一些观点和技巧,很容易会被别人的操作情绪带偏。不仅看不到真正的投资机会,就算有幸买入好的公司也不一定能拿住。 小韭成立这个圈子的初衷,就是想帮大家建立一个良性的学习交流环境。大家志同道合、也理性客观。 我们注重扎根公司行业基本面研究,别说个人,机构也不一定能将我们带跑偏。独立的投资者本该就应该是这样! 坚信自己的投资逻辑 圈子小韭开放得不勤,也并不想让太多人加入。 以前可能偶尔还会提一下,现在基本就月末才开放一次。学习的时间也从三个月调整到了半年。 门槛不算低,我希望大家深思熟虑后,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参与圈子每天的学习,有决心而且有收获! 圈子入口: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留悬念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