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砸盘的,不是某个人!

原创:龙哥   炼金士   2022-03-09 - 小 + 大

本以为新能源砸盘,结果错怪了。

午后惊魂发生在13:40以后的10分钟:



拖累市场的,主要是权重,直接看资金净流出:



有几个典型票:东方财富被按到水下6个点,成交77亿,万科A被按到水下9个点,成交39亿,中国平安被按到水下4个点,成交38亿,招商银行按到水下5个点,成交40亿。


相对而言,作为赛道标杆的隆基和宁德翻红盘,没怎么跌。所以,国内抱团赛道的机构们并不是今天砸盘的凶手。


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并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一类人,而是一种风格。


可能很多人会说是外资砸盘,确实也有证据:3月7日,流出82亿,3月8日流出87亿,今天加速流出109亿。


但事实上,如果你们仔细去看就会知道,外资砸银行,保险,券商,地产,也在砸新能源,最近卖新能源简直不要太开心,卖的最多的是宁德时代,北向净卖出9个亿。


但结果呢?


宁德时代反击翻红盘,博弈很激烈,而作为指数权重的银行,保险,地产,券商几乎毫无抵抗。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谁在卖,而是在买卖博弈的过程中,那些毫无抵抗力的权重,最终牵动了大盘崩塌的神经。


这时候你们再看银行,地产,保险,券商的走势,会清晰很多,再加一个家电。


东方财富,招商银行都是高位崩塌,万科,中国平安,格力电器都是低位崩塌,而且崩塌特征很明显:连续大跌后,再破阶段新低:



从技术上讲,这是破位;从投资风格的角度看,这是2016年以来,长期坚持低估白马策略的止损,他们选择放弃。


而场外资金,没人来接盘,或者说,几乎没人再相信低估白马票。


低估白马风格的巅峰荣光是2019年高瓴资本416亿收购格力集团15%的股权,当年,10倍出头的市盈率,约定每年50%以上的利润拿出来分红,理论上,确实不会亏。


结果2019年以后,市场风格转向成长和赛道,典型代表是新能源,创新药,医美,移动互联网巨头等等,资金根本不看估值,而是未来和想象力。


传统的地产,保险,银行,券商,在想象力上,简直一败涂地,尤其是2021年,一边是赛道的10倍大牛股,一边是传统行业龙头的腰斩,比如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万科A。


价值和成长的想象落差,简直不要太强烈。


交易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交易真的非常艰难。尤其是风格的坚守,无论是追随热点还是坚守价值,多数人喜欢看高光时刻的侃侃而谈,却看不到,也不想看腰斩再腰斩,甚至一夕归零的落魄与寂寞。


今年的投资很艰难,除了题材炒作玩投机,多数人都是如此,外部有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内部有疫情反复,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


但如果你以过去10年周期的角度看,今年没那么悲观:融资踩踏不及2015年股灾,国际局势的恶劣程度,给2018年提鞋都不配。

即使艰难,也比以往A股任何一次艰难更轻松,这一点想明白以后,还怕啥呢?


写到这里,我忽然在琢磨一种可能性:成长与价值的风格切换问题。


未来的A股,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


赛道的成长,被吹上天以后,终究要回到现实,某些行业,某些公司的成长,或许比多数人想象的更曲折,赛道终究归于平静;

低估的传统行业,前几年被人用成长的眼光鄙视,但是当下,在宏观经济形势堪忧,资产收益率下降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某些看似没落,但是持续赚钱,持续分红,现金好到爆炸的传统行业,或许没那么差。


不是让你们去抄底,而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想象一种未来风格转向的可能性。



上一篇:大反攻号角吹响,冲鸭......

下一篇:外围大涨!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本文!价值千金!

原创2022-11-24

恐慌!怼死他!

原创2022-11-23

妖股的价值和意义!

原创2022-11-21

赤裸的诱惑!

原创2022-11-18

今天的阵眼!

原创2022-11-17

绿盘,谁在砸?

原创2022-11-14

关注炼金士公众号
炼金士的微信号:lrlc88

我是只玩投机的游资混江龙。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