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周末大事很多,一个龙头出利好

原创:南山之路   南山之路   2022-02-13 - 小 + 大

上周五市场再次跌了个透心凉,一共 4000多家公司下跌,不到600家公司上涨,全A股涨跌幅中位数是 -2.17%。

股市真是堪比男足,脸都不要了,不仅脸都不要了,脊梁都要没了...

替很多朋友吐槽完毕,其实说回今年,南山并没有挨揍,还吃了点小肉。

主要是因为,在察觉到美国今年会超预期加息,对新能源支持力度转弱,成长股涨幅过大、估值过高等情况后,在去年 11月南山就对高位高估值板块保持谨慎。

在星球和公众号里,南山也频繁警示一些高估值板块的风险,特别是CXO、电动车、医美、连锁医疗机构等。

目前的整体是弱势格局,但稳增长方向和疫情后周期行业表现十分抢眼,核心行业是基建、家居、建材、家电,以及航空机场、旅游酒店、免税等。

这些板块南山前期不断跟踪的时候,大部分朋友是不屑一顾的,少部分朋友将信将疑,等到已经有大幅表现的时候,才会追着问还能不能买。

现在的风险回报比当然远不如之前低位的时候了,况且价值股的弹性,本来就不算太大。

一、格力中期分红55亿


一般来讲,市场比较熊的时候,高股息低估值的公司会受到青睐,所以这次格力宣布中期大额分红,是不小的利好


另一个利好是,MSCI中国指数宣布重新纳入格力。格力是外资十分喜欢的一家公司,预计会有不少外资流入格力。


格力电器过去两年比较倒霉,一是格力的空调业务与房地产行情关联较大,没有成功多元化的格力,空调业务深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拖累;


二是格力此前深度依赖其线下经销商体系,而疫情对格力的经销商体系带来了重创。


当然,格力的困境除了运气差外,与其自身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也有必不可分的关系,但如果没有疫情,格力不至于这么惨


南山 1月 5日在星球分享过对格力电器的观点,大家可以点击图片查看,核心逻辑是今年原材料价格下行以及需求边际修复,卖方观点扭转也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上周四,MSCI 中国指数宣布重新纳入格力电器后,南山第一时间在星球发表了看好格力的观点。



从格力今年大环境看,先看上游地产,从销售量看已经不可能再坏了,再坏下去,经济都要出大问题,后续应该会边际修复;


再看空调行业,依然是美的、格力双雄垄断的格局,这两年空调行业的不景气,新进入空调行业的玩家也少了;


从公司本身来看,格力空调这个品牌,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高瓴资本接手格力成为大股东后,现在还浮亏着,也有做高股价的动力。


二、说下其他公司


1、 周末宁德时代上了热搜,先是看空研报事件,接着又发生了宁德时代报警“造谣”的事情,我们一个个来说。

1)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发表研报,称“宁德时代的调整整体尚未结束,未来可能仍有20%下跌空间。”

理由是:上涨逻辑已经受到挑战;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股价超涨,赛道高度拥挤,形成多杀多的负反馈

研报发出后,掀起了滔天巨浪,网上投资者一片骂声。

随后又因“某些原因”,宣布“看跌”路演临时取消,同时在各大平台删除“看空研报”。

这个事情,南山感觉挺悲哀的,市场上“看多”个股的研报是多如牛毛,好不容易出份看空个股的研报,最后却只能取消路演,全平台删文。

且不说看空的观点对不对,但这种做法也太可怕了。

市场的观点从来都是分歧的,对宁德时代,首创看400元、瑞银看700元、东吴看900元,到底哪个对?

南山不直接说了,只能感叹,资本市场,似乎完全容不得人说真心话了。

2)宁德时代声明,近期网络相继出现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宁德时代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对造谣者追责。

这些一看就很不靠谱,南山我也认为纯粹是谣言。但是,宁德时代近期的调整,绝不是因为这些谣言。

看新闻,说有个老股民每股100元买宁德时代,净赚300万元,这条新闻上了热搜。

而南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前面有个长春高新的大妈,长春就从500到160了...

2、据说,近期市场有一个套路,大资金先把股价炒的很高泡沫严重,但最终泡沫破了他们需要卖出兑现,刚开始会在高点卖出兑现,但随着卖出导致的下跌,市场承接盘会开始减弱进入观望。

这时大资金会发一条假的利空,误导大众投资者认为是这个利空导致的下跌,然后立即会被公司澄清或者无法证实又比较荒唐的利空,大众投资者会认为是“误杀”,然后纷纷买入接盘,把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用的炉火纯青。

这种情况最近几个月出现几次了,自己对号入座。

3、但斌、任泽松、林园等私募大佬正各自逼近止损线,一波私募正临清盘危机。

截至2月7日,百亿级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4.32%,其中九成浮亏。

全市场来看,截至1月底,超1200只私募基金产品净值跌至0.8元以下,其中超300只净值跌至0.7元以下。

今年行情确实不会好做,但这才跌到哪,就有这么多私募面临清盘了?

买基金不如自己买股票,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基金经理与客户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
有其他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戳文末阅读原文链接,领取优惠加入星球,有更多行业和公司分析,投资策略,等着你。


上一篇:开始定投

下一篇:注意,必须了解的周末消息!!!

南山之路 的最新文章:

上面要放水了!

原创2022-11-23

突发大利空!

原创2022-11-21

清仓了!落袋为安...

原创2022-11-20

吃个上头的大瓜!

原创2022-11-19

新官上任N把火!

原创2022-11-17

突爆一个巨大危机!

原创2022-11-16

关注南山之路公众号
南山之路的微信号:sunhao13720373771

专注于股票分析、投资机会和投资理念分享,实时解读股市相关的重大政策与新闻,陪你一起在股市赚钱。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