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说个板块!

萝卜君   萝卜投研   2021-12-29 - 小 + 大

“喝酒吃药”行情黄了?空头力量集中释放,聪明资金在暗中加仓!

周三沪深两市指数整体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三大指数全天低开低走,弱势格局明显,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跌,上证指数下跌0.91%,深证成指下跌1.24%,创业板指数下跌1.40%。

从个股涨跌上看,两市共计1900余家个股上涨,2500余家个股下跌,赚钱效应较差。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北向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全天净买额约7亿,这一现象说明聪明资金仍然坚持看好A股接下来的行情。

从周三的盘面表现看,指数出现下跌调整,主要的空军则是以茅台为首的消费品白马品种,白酒大跌、片仔癀跌停,另外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也集体下跌,这直接导致沪指出现较大跌幅。

而白酒杀跌引发的情绪性恐慌可能是主要原因,这可能和市场上三大利空传闻有关:

一是,有人建议,在两会期间提案:参照香烟税率,对茅台开征奢侈品消费税;

二是,市场传出,消费税改革即将推出,同时还传出,消费税改革会与茅台提价同步进行;

三是,招商白酒和鹏华酒两大酒指数基金分红。

萝卜君认为,对于白酒板块来说,经历此前的集中下行之后,当前估值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行业提价不断,业绩持续向好下,整体仍有表现的基础。而随着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行业整体也或将得到提振。

除了高端白酒的业绩支撑外,次高端良好的弹性,实际上也是资金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医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来说,虽然片仔癀重挫,但中药板块估值处于相对底部,大部分中药企业最近3年都处于低谷阶段,估值长期低于生物医药整体估值,具备中期配置价值。

因此,白酒以及医药当日的走低不足惧,倒是高位高估值的品种,在货币宽松周期开启初期,还是要留意估值回落的杀跌。而整体看,当前基本面稳定,市场流动性保持良好,整体支撑基础依旧。而随着央行降准以及调降LPR,宽松趋势已经拉开序幕,对市场整体提振不言而喻。

临近年末,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资金也在寻求来年新的投资标的,短期仍有反复。但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根据历史跨年以及市场驱动力看,低估值蓝筹股具备阶段的投资价值,在近期调整中仍可积极关注。

从技术上看,沪指收出几近于光头光脚的中长阴,沪指短线回落重点关注箱体下轨3580-3600点区间的支撑,下探且不能有效跌破的话,这里有望出现大级别的低点,也就给节前提供了低吸的机会,一旦跌破则短期洗盘的时间和幅度就有望进一步的延长。

创业板指数继续关注前低附近的支撑力度。同时,需要继续观察周四权重股能否止跌,若继续调整预计对指数的压制或将进一步凸显。

总结一句话:目前市场出现一些震荡,但因为依然在年线上方,所以都属于良性状态,涨停板数量不会骗人,资金持续挖掘低位个股的意愿依然强烈。



这段时间还经常有粉丝问我氢能源,萝卜君之前有讲过很多,那段时间该方面的产业政策密集发布,各地也针对氢能做出了不同的发展方案。

缓解能源紧缺,改善环境污染成为了大家一致看好这个板块的原因。

产业链的机会

随之它景气度的向好,相关的产业链都被带动起来了。

氢能的整条产业链分为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三个环节,其中储运环节的成本占总成本的30%左右,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也是最典型的受益方向。

储运具体分为储存和运输两部分,如何实现经济、高效、安全的储氢,是未来氢能发展的关键。

此前的那篇文章是重点讲了运输,今天重点说下储存。

在储氢方面,当氢气浓度是4.1%-72.2%时,遇火即爆,我们要控制浓度,同时还要提高氢气能量密度,也就是密度,可以达到高效。

目前,主要储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

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是国内主推的技术。

液态储氢是用在石油运输方面,它有一定的运输便利性,但也有很多技术难题。

固态储氢是应用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这个技术还有待突破,短期内还不会有较大范围的应用。

储氢的仪器,就拿最广泛的高压气态储氢来说,它需要的是,通过高压储气瓶来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

根据材质的不同,高压储气瓶分为纯钢制的,钢制内胆的、金属内胆的和塑料内胆四种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它还分为固定式的,车载轻质的和运输用的。

储氢瓶产业链可以简单划分为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 中游生产制造和下游终端应用三个环节。

其中,上游原材料包括铝材、钢材、 碳纤维和树脂等,零部件包括各种金属阀门和各类传感器;

中游生产制造设备和制造工艺等;

下游则是在燃料汽车、氢气运输罐、加氢站等场景上的应用。

目前,像车载储氢瓶的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碳纤维这种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瓶口阀、减压阀等也主要依赖进口,未来这些关键材料和零部件都有待实现国产化。

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占系统总成本的比例还很大,例如,储氢质量是5.6kg的35MP的瓶型,它的成本占比在75%左右。

我国碳纤维企业主要以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光威复材等企业为主,当正在迎来国产替代时,这些企业的也会迎来很大的市场空间。

高压气态储氢

还有高压储氢瓶,这也会用到碳纤维,去年全球碳纤维行业的有效产能为16.79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1.30万吨。

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布局高压储氢瓶,因为,同等体积下,压力越大,储氢量越高,车辆行驶的里程就更远。现在随着汽车应用的增多,它的市场也会越大。

在该市场,日本和美国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紧跟其后,三者的总市占率在6成以上。

国内的兰石重装在氢能源领域的主要产品就是这类装置,同时还正在研发超高压储氢装备、高压气固组合储氢容器等。

公司近年依托所属研究院,展开了多项该类研究,作为公司成长的护城河。

中国一重是最早可以生产锻焊结构热壁加氢反应器的企业,现在国内使用的大多数该反应器都是该公司生产。

还有国机重装,该公司研制的加氢反应器,创造了该方面技术的“世界之最”。公司氢能源装备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在重点加强产品开发。

除了这些,涉及高压产品的还有巨化集团工程公司、富瑞特装等。

和其他产业一样,当生产规模越大,储氢瓶成本也就越低。例如,当气瓶的生产规模从1万套提高到50万套时,它的成本就会下降20%,如果按照这样发展,未来应用的增多,生产规模肯定会提高。这样储氢瓶成本是有望下降的。

液态和固态储氢

液态和固态储氢技术没有前面的高压气态技术成熟,但也已经进入了示范阶段。

液态储氢目前主要是应用在航天工程中,低温液态的条件,储氢的体积密度是气态时的845倍,可以实现高效储氢的目的。

当然,它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例如液氢容易挥发,不容易长期保存还存在安全隐患,成本也比较高。

同样的,有机液体储氢和液氨储氢技术,这俩都处于研究或者是示范阶段。

固态储氢是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方式实现氢的存储。

它的优点在于,储氢的密度高、安全性好,其体积密度比液氢还要高。

国外这个技术已经在燃料电池潜艇中得到应用,在分布式发电和风电制氢规模也有示范应用,在国内也有了少数的示范应用。

氢储科技的首座镁基固态储氢示范站,在去年四季度已经建成了,加氢能力是550公斤/天,供两条公交线使用。

最后总结下,这几个分类,就是随着加氢站、制氢站的建设增多,储罐需求将稳步增加,高压大容量的储罐壁垒较高,高压氢容器制造公司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还有车用储罐需求量大,这类的储氢瓶公司也可以多看下。产业链的材料方面,生产储罐用钢材和碳纤维的公司也会有迎来机遇。

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中医中药有望走穿越行情!还有一只正宗标的被低估 》,感兴趣的萝卜粉可以点赞后,查看“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涨停!

“脱发”带来的机遇!

涨停!订单充足的白马股!

累涨26%!讲一只绝对龙头!

盘点!“光伏”的机遇!

必看!说一只潜力股!



上一篇:再也不求着大家吃肉了!

下一篇:能否抓住下一个10倍股?!丨12月29日策略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