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最近的白酒行情,很多人问。
先聊点你们不爱听的,基本面。对于白酒来讲,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宏观经济发展的节奏与其需求增速息息相关,这几天咱们也花了很多的篇幅聊了政策相关的内容。
你们会发现,这次会议虽然没有特别明确的提出促消费的具体措施,但市场里头,隐晦得传达出一条利好消费行业的公式:政策“稳增长”→经济托底→拐点上行预期→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支出自然增长。
再叠加,上游PPI已经被政府强力管住了,在降准进一步的刺激下,需求端的边际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对消费行业的复苏预期也越来越高。
但是从微观逻辑来看,明年的白酒行业动销增速大概率不会比这两年高,2020年中秋到2021年春节的旺季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便现在稳增长政策出台,仅仅是纠偏和稳住下行趋势,对行业来讲,很难维持的住这两年的高增速。
最近看卖方的一些高频数据,今年下半年以来,除了中秋国庆旺季表现不错之外,四季度淡季白酒行业整体还是比较平淡的,部分经销商在今年春节高增速的目标下,回款出现了比较吃力的情况,库存压力也比较大。那怎么解释在宏观和微观逻辑有冲突的情况下,白酒依旧表现出了不俗的估值修复的行情。这就到了你们爱听的环节。一方面,2021年春节前后白酒出现了比较极端的泡沫化行情,在这之后的大半年时间,被揍的确实很惨,经济预期被压的过低之后,受损最严重的也就是消费行业。那经济预期被纠偏,消费行业跟着修复,这没啥疑问。另一方面,任何大涨的背后都有相似行业背景,除了宏观层面的纠偏之外,白酒自身还是市场认知当中最好的消费赛道,这就像总有一群人喷白酒涨,但也有另一群人就喜欢买白酒。而白酒又作为春节前核心资产牛市的大本营,在风格切换的预期之下,资金回潮的动静肯定不小。说真的,我这辈子几乎没见过有谁消费股上吃过几次亏,那人家最先买回来的肯定也是那些香饽饽,可以理解。在A股里头,真正能够长青板块不多,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医药,半导体芯片、新能源都算后起之秀,金融、地产这些五朵金花历史上甚至被扫进过垃圾桶...所以机构里的行业研究员或多或少都有辈分之分。比如,做消费和医药研究员能排前二,然后是化工电子这种高研究门槛的研究员,再然后是新能源半导体这种高景气度的研究员,还有阶段性有机会的周期研究员,最后才是金融地产研究员。当然今年的这个排位可能会发生点变化,现在周期研究员被垫底了,新能源研究员捧在手里了,消费医药研究员的地位不如从前了,金融地产研究员居然开始冒头了,每天早会也敢在领导勉强讲上两句。你们说现在这样好不好,我觉得挺好,能在领导面前露个脸都是进步。自打本次会议定调之后,这几天卖方圈对政策面的开展也越来越乐观了,圈里又在传月底有可能下调lpr报价(变相降息)。概率上还是有的,能在年内调整,至少大家都可以少还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