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筹、大白马的行情又回来了,核心资产们,又起飞了!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成交额依然维持在一万亿上方,达到1.26万亿元。行业板块涨多跌少,白酒医药携手反弹,“牛市旗手”券商大涨,各大“茅”族再次狂欢。北向资金净买入216.56亿元,史上第三次突破200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涨幅接近1%,深成指与创业板指涨幅超过1%。 面对周四的大涨行情,甚至有段子出来:疫情下,浙江游资大佬们只能待家里炒股…… 从盘面看,白酒板块表现最为出色。有券商指出,白酒年底信息反馈持续催化,高端茅五泸2022年量价发展均有明显边际变化,估值水平整体处于合理水平,茅台加速、五粮液预期与估值低位、老窖高弹性延续,多重因素催化,当下高端白酒配置价值突出。 另外一个强势板块就是以券商为首的金融板块,华林证券2连板,财达证券、浙商证券盘中涨停,国联证券、西南证券、财通证券、中银证券等全线大涨,东方财富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板块的走强主要还是估值较低,现在的市场热点就是低估值蓝筹股。因此市场有人认为牛市行情来了,但如果真的是牛市到来,券商应该会连续涨停,周四下午券商就开始回落,所以不管牛不牛市,先做好这一波再说,饭要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 萝卜君认为,政策面宽松基调较为清晰,12月15日央行将全面降准0.5%,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对市场形成正向刺激。明年一二季度或为较优窗口期,A股流动性支撑较强,跨年行情或将启动。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目前国内处于政策的蜜月期,后续信用层面也有望走向宽松,倘若外围市场不出现极端下跌行情,A股市场仍有望震荡上行。 截止到周四收盘,上证指数连续走出两连阳,创出近期反弹新高,但从技术走势上看,目前上证指数60分钟级别顶背驰已经扩张至日线级别,后市指数如想进一步反弹,则需更大的量能进行配合,如果后市顶背驰结构依然无法化解,则需要高度提防上证指数在3700点一线构造周线级别三重顶的风险,建议当下仍不能盲目激进。 创业板指数短线连续反弹之后站上10日均线,后市需进一步关注反弹力度以及周线级别形态的修复情况。短线来看,指数仍有短线反弹动能,但后续仍需继续密切关注3500点整数位压力。 总结:本周降准公布后市场再度调整人气达到冰点,但市场并未持续下跌反而转身上涨,沪指即将向前期高点发起挑战,预期市场走势将中线持续向好。 临近年末,消费传统旺季来临,我看了下,从2010年至今,各行业年底到年初股价的涨跌幅,发现在31个全行业里,消费板块整体的表现都很不错。 今年以来,消费股整体的表现都不是很强,不断出现着利空的信号,经过近一年的调整,现在这个板块的估值算是处在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也有很多人看好,消费板块将会出现跨年行情。 这个赛道的子行业很多,家电、纺服、零售食品和医药这都属于。 这时,我们要先去研究各个子行业可能发生的新消费趋势,然后再去评估这个趋势是不是代表未来,未来是否会产生很多的投资机会,最后再判断如何把握住这些机会。其实,这个逻辑,也不仅仅局限于大消费,其他的很多板块也适用。 今天给大家讲讲几个不错的子行业。 从双十一的销售记录发现,化妆品板块的国货品牌接受度是远高于之前的。 其实我们在研究消费品时,通常会从三个维度去思考,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渠道,另一个是品牌,其中产品和渠道是比较硬性的条件,品牌更多是软性的。 化妆品国货的崛起,说明现在这类产品,它的产品功能、产品的美观信仰都在提升,像我在《来了!Z时代下的机遇!》讲的医美和化妆品的很多公司,都在努力研发,不断提升自家产品的性能,在这努力下,消费者也在品牌上逐渐提高认可。 关于品牌效应,其实也不仅只有化妆品,比方说汽车、服装、奶粉等等这些行业,中国品牌也做的不错,虽然说海外品牌仍然占据着很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这个市场格局的变化。 像服装品牌方面,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可也越来越强,前阶段的李宁,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对于能够彰显民族精神特色的品牌,未来发展也不会太差。 还有汽车行业,很多新势力品牌在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中也表现的不错,消费者的认可度也不错。 记得我在《10亿入局!高瓴盯上了这只股!》有给大家系统的讲过各行业产品的国货崛起,衣食住行都有,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看下。我还看了下,这些子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在最近食品饮料是大消费的投融资主流,在11月15号到11月21号发生的11起投融资事件里,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就占9起。 在今年的前三季度,食品饮料行业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2%和12.06%,较上半年增速都下滑快4个百分点。 在这个行业里,收入增速靠前的子行业分别是其他酒类、葡萄酒、白酒、黄酒和乳品。归母净利润增速靠前的子行业分别为啤酒、其他酒类、乳品、白酒。 总的看,食品饮料里发展比较好的还是酒类和乳制品。 我在上周的《强势拉升!白酒股 春天来了?》给大家讲了白酒的“歧视链”,说现在正属于行业信息的密集释放期,白酒行业的基本面是稳健向上的。在今年的前三个季度,收入端,高端白酒收入增速是持续稳定的,次高端在疫情后也呈现快速增长。利润端是高端稳定,次高端和区域酒企是快速增长的。最后得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在长期,我们要看看它们各自的产品结构,但短期,我们可以看看下个月春节旺季这些酒企的表现,也就是和本文写的一样,看看它的跨年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啤酒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市场,目前前五大啤酒企业已经占据了市场近80%的份额,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上升,竞争格局也很稳定。啤酒市场也在《量价齐升!这是起飞的节奏?》有讲过,它和白酒一样,也是分为高端、次高端这种。高端的有百威、喜力,次高端虽然有,但这些厂家都在转移产品重点,很多都将重点转移到生产高端,可以说,就目前形势看,产品高端化是大势所趋。受益于高端化的趋势,行业龙头们的盈利能力也表现的不错,特别是重庆啤酒,它推行了大单品乌苏,高端化显著,在前3季度实现收入111.87亿,同比增长了23.89%。乳制品方面,我此前好像没有给大家讲过太多。现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乳制品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今年前3季度的产销数据都不错,产量是1812.80万吨,同比增长7.78%,液态乳品的零售额增长9%,婴幼儿和成人配方奶粉同比增长了7.7%,奶酪市场甚至增长了35.3%。2020年9月以来,受消费需求上升的影响,导致国内奶源供应紧张,促使原料奶收购价格持续增长,截止到今年9月底,生鲜乳的价格涨到了4.32元/公斤,是属于历史高位区间的。与此同时,油脂、纸箱、塑料这种原辅材料的价格也在大幅上涨,所以,这个行业整体的成本承压。在成本承压的背景下,龙头更有议价和提价等一系列优势。在前三季度,伊利作为全国乳制品企业,常温乳制品龙头地位稳固,实现营收846.74亿元,同比增长15.19%。低温奶龙头光明乳业实现营收220.57亿元,同比增长17.68%,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31.44亿元,同比增长了67.58%,增长的空间更大。除了这些,我看调味品的前景度也是不错的,我之前说的时候是,它上游的这些主要原材料,大豆、白砂糖、糯米等农副产品在大幅涨价,像涪陵榨菜的中报显示着,其原材料价格涨了超30%。而且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需求是不振的,所以前阶段调味品的业绩是整体低迷。一些调味品龙头为应对成本涨价,也将产品不断提价。一般而言,提价的当季,或者下个季度的营收会有所变化,目前短期我们仍要关注提价后的需求动销,中长期的逻辑是,企业或将会迎来成本回落和提价的双重提振。其实,看这些子行业,有很多都是因为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而有提价的行为,进而改变业绩,我们在这时要注意这些消费品的提价是否可以传导顺利。我一直觉得消费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赛道,如果大家要做长期的价值投资,消费或许是你选择的好目标。 因为,我国很显然是个很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我们的经济体是处于发展中期,消费升级还有很大的空间。 即使一些消费品公司,涨幅不小,市值也较大,但是它未来的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而且,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形成的竞争壁垒,其实已经很难被打破。这些公司的壁垒一旦形成,它能够享受到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确定性是比较强的。大家选择好方向,假以时日也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理想的回报。 写在最后,我还要给大家讲下,可以吊打高瓴资本,葛兰和刘彦春大幅度抢筹,景气度超高的龙头,大家感兴趣,记得点赞后,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 研报来源:国金证券《重视消费股岁末年初行情》万和证券《白酒行业持续稳健,大众消费品业绩分化》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
上一篇:触底反转
下一篇:痛失一个重要先手!
萝卜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