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重磅梳理!拐点来了!

原创:研报社社长   游资研报社   2021-09-25 - 小 + 大

公众号现在推送规则改了,我们每天发完的时间大概是在每个交易日的21点~23:00之间,周末文章顺延到周六或者周天!,大家如果没有及时收到文章推送的话,可以按照下图指引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并添加在桌面,并且多点点"再看"或者转发,这样就不会错过你喜欢的文章了

今日导读

一.换电:重磅梳理!拐点来了!

二.原料药正向提升的方向

三.研报金股康复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民营医院盈利能力较强,供需仍然存在缺口(三星医疗)

一.换电:重磅梳理!拐点来了!

机构梳理了31家产业公司调研,55个渠道调研和117次草根调研的结果,认为换电行业经过不断升级迭代,产业拐点已至,开启高速发展阶段。

电气化时代,换电满足各类补能需求

手机换电-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面对2C市场,核心是赚流量的钱,满足用户便捷补能的需求;具有资产轻,重渠道推广的特点;预计2025年运营收入规模超400亿,相关公司有怪兽充电、小电科技、街电、美团等;

两轮车换电-换电柜:

两轮车换电柜面对2C+2B市场,核心是赚机会成本和运营效率的钱,满足外卖骑手快速补能需求、配套共享电单车提升运营效率、私人用户需求正不断被挖掘;具有资产相对较轻,重渠道、品牌推广的特点;预计2025年需求24.7GWh,相关公司有雅迪控股、爱玛科技、哈啰出行、E换电等。

新能源汽车换电-换电站: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主要面对2B市场和高端2C市场,2B市场核心是赚机会成本的钱,2C市场核心是赚高端服务的钱,关键优势为补能效率快,劣势为资产投入重,商业模式和换电技术逐渐成熟,重卡、公交车、运营乘用车等场景将加速切换。

预计到2025年换电站约28000座,对应建设规模765亿,电池配套约55GWh,对应388亿市场规模,相关公司有宁德时代、山东威达、协鑫能科、瀚川智能、博众精工、科大智能、汉马科技等。

发展复盘:2006-2013年,行业处于萌芽阶段,海外公司如better placetesla等公司都曾推出换电技术,我国也曾在一线城市试点换电站,发布标准箱式换电技术;2014-2019年,行业进入沉淀阶段,海外先行者better place破产,tesla因商业模式问题失败退出,国家电网城市试点失败,政策从充换电并行转向鼓励发展充电;2020年后,产业拐点到来,重新开启高速发展,核心因素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商业模式成熟:早期尝试换电模式的企业受制于终端需求有限、产业链缺乏整合、投入产出比过大等因素未能持续,而现阶段随着车电分离模式的出现,在多个场景均形成较好应用。

②政策支持:从仅支持充电转向充换电并举,2020年后国家和地方均出台较多政策,鼓励在适应场景发展换电作为新能源基建补充,并不断出台标准规范行业。

③产业资本进入:2020年后新企注册量数量级增长,主机厂投入增大,换电车型增多,换电站布局加快,换电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深入合作。

④技术迭代升级:此前箱式换电曾为主流,将动力电池分为6-8个模组箱分开换电,速度慢且操作难,随着三次技术迭代,形成全自动化整块电池包换电的成熟技术方案。

换电产业链梳理

①动力电池:换电站配套需求量大,低成本长循环的磷酸铁锂市场更好,与主机厂合作紧密,技术、规模均占优的龙头公司具有超强优势。

②换电站制造:具有一定专利技术壁垒,一体化设计制造公司具有先发优势,与下游龙头电池厂、主机厂合作紧密的将主要受益。

③换电站运营:效率远高于充电,合理的日频率和客单价带来高额回报,未来运营的核心竞争力看管理效率和商务能力。

④新能源汽车:蔚来、吉利、上汽(五菱宏光也有规划)和北汽等从2021年开始加大推广力度,重卡、运营车先行,其他各类车型均有跟进,统一的标准(pack结构、硬件接口、软件接口等)有望从主机厂内部车型平台向行业整体推广。

二.原料药正向提升的方向

2021 年上半年,特色原料药板块可以说是“打回原形”,中报业绩均有承压,市场更是强化了板块的周期属性。然而,深入分析各家公司的情况,机构认为是“转型投入”遇上“阶段扰动”,当前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产业升级的拐点就在眼前。

12 家代表企业组成特色原料药板块,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

收入利润:短期承压中亦不乏亮点。2021H1 板块总收入164.58 亿元(+11.72%),扣非净利润20.63 亿元(-11.47%)。部分企业收入、利润同比增速放缓,预计主要由于疫情扰动、转型投入、汇率波动等影响;但亦有部分企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实现双提速。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阶段性波动并不代表赛道逻辑的减弱,无论是从宏观层面制药产业链的自主可供;中观层面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工程师红利;以及微观层面各家公司业务开拓、研发投入的布局,都可以明显验证行业的景气上行。

盈利能力略有下滑,“转型投入”阵痛期遇上“疫情扰动”:毛利率43.37%-3.06pp),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价格、汇率、产能释放节奏、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开始,疫情扰动、产能爬坡问题均有望逐步改善,我们预计毛利率重回稳步提升态势;净利率7.26%-1.73pp),ROE 3.29%- 1.61pp),主要因为研发投入等费用的增加。

费用率:三费基本稳定,研发稳步增加。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2019-2021 年上半年分别为12.26%9.84%9.21%),管理费用率上升0.32pp,财务费用率下降0.03pp,均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稳步上行,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投入。

相关公司:九州药业、普洛药业、司太立、天宇股份。

康复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民营医院盈利能力较强,供需仍然存在缺口(三星医疗)

看点一:康复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民营医院盈利能力较强

康复医疗服务能够降低临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在一定情况下还能够降低住院费用,在医疗体系中拥有重要的医学、经济和社会价值。康复医疗终端受益者众多,各细分市场需求覆盖度较低,在人口老龄化、政策推动、康复理念等因素推动下,康复医疗服务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从康复医疗服务供需来看,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康复服务主要提供者,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立不足,缺口集中于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的床位供给保持较快增长,单家医院床位规模有逐渐扩大趋势,以民营为主导。

看点二:供需仍然存在缺口从政策来看,我国政策持续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扩大,《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对康复医疗及相关产业链构成重大利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为康复类以技术劳务为主的医疗医技学科提供发展新机遇。

从医保来看,康复医疗纳入医保范围项目逐步增加,支付方式从服务付费发展至按床日付费,目前探索DRGs支付,逐步提高支付合理性。

从医院端来看,在降低药占比,改善医疗服务的趋势下,医院端对医疗服务更加重视,且在转诊机制下,民营康复医疗机构运营压力减少,专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从医生端来看,通过促进原有医疗人才转型,以及加大康复医学生培养力度扩大康复人才储备。

 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朋友们下次见

记得在看,点赞点起来,别错过大肉机会!

:部分信息来自券商和公开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文章内容。文章内容仅为参考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谨慎!



上一篇:【医美】三季报前瞻

下一篇:9.25周末复盘

游资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二波来了!

原创2022-11-24

这个板块挺不错!

原创2022-11-23

有预期差!!

原创2022-11-22

来看!最全名单!

原创2022-11-21

大跌要来了?

原创2022-11-19

又来利好!

原创2022-11-17

有一个点要重点看!

原创2022-11-16

不容忽视的方向!

原创2022-11-15

继续关注两大主线!

原创2022-11-14

当日亏30%!!!

原创2022-11-12

关注游资研报社公众号
游资研报社的微信号:gh_3aee4eb2ba29

机构首席的智囊团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