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1-08-29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在周五的文章里(链接:牛市,史诗级大牛市啊!),有朋友提了一个问题,我觉得提的非常好。能够提出涨价对利润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说明是在认真思考的:
涨价是最强的催化剂,这一点相信老朋友们都很熟悉了。
从我分析过的中远海控(链接:必看!讲一家日赚1.7亿的公司)、新安股份(链接:太疯狂了,今天见证了多个历史!)、天齐锂业(链接:年内暴涨140%,还能继续涨!)等,已经多次证明了涨价确实是最强的催化剂:
涨价既能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能让股价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
但涨价,可能是因为成本带动的涨价,比如此次的有机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原材料工业硅涨价,导致有机硅价格上涨。
如果需要外购工业硅的有机硅企业,是无法释放利润的,因为有机硅-工业硅的价差并没有扩大。
为什么此前涨得最凶的是合盛硅业和新安股份,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自供工业硅,并不会被上游侵蚀利润。
因此今天我再此前基础上补充一句:涨价是最强的催化剂,价差扩大是利润的来源。
据我多年的观察,在每一次涨价过程中,利润都是不断从下游向上游集中。 只有拥有上游矿山资源,或者能够实现一体化的企业,才能在涨价的大行情中利润不被侵蚀,并取得超额的回报。
原因也比较简单,上游资源扩产速度最慢,中下游属于一般制造业,扩产速度较快。上游可以通过不断涨价挤压下游利润。
以周四、周五提过的和邦生物为例,和邦集团拥有磷矿、盐矿、硅石矿,因此和邦的草甘膦、纯碱成本基本属于行业内头部水平。
(来源:和邦官网)
纯碱业务,和邦生物为西南地区最大厂商,又地处纯碱消费重地四川,导致运输成本低。
和邦的制碱技术路径采用联碱法,副产氯化铵,每生产1吨纯碱可以副产1吨氯化铵。
(图:纯碱的生产工艺)
联碱法相比氨碱法,最大的好处是既可以赚到纯碱的钱,又可以赚到副产品氯化铵的钱,1吨货赚2吨的钱,美滋滋。而氨碱法就只能赚取纯碱的加工费。
(图:纯碱的生产工艺对比)
联碱法重要原料就是合成氨,和邦能够自供合成氨,而合成氨的价格也从去年的3400元/吨涨到目前的5000元/吨。
(图:合成氨价格)
而某家同样采用联碱法的ST公司,合成氨需要外购,成本会比和邦高出不少。再加上曾经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经营状况较差,被ST了。
目前和邦纯碱的生产成本仅次于河南金山,单吨成本不到1000元。而如今纯碱价格超过2200元, (图:纯碱价格) 副产品氯化铵的价格更是从去年的400元/吨涨到了目前的1200元/吨。
(图:氯化铵价格)
也就是说,当前价格下,和邦生物的纯碱单吨盈利至少在1200元以上,110万吨的产能一年至少赚13.2亿元。
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大家可以再去算算草甘膦、玻璃以及刚投产的蛋氨酸和明年即将投产的光伏玻璃的业绩,相信算完后能得出一个比较喜人的数据。 我一直强调,每个人最终只能赚到认知内的钱。要想提升认知获得更多的收益,就不得不需要深度研究。 而深度研究,不是简单的看报表,而是去思考商业本质,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考某一行业的底层逻辑、思考企业盈利的弹性与持续性... 只有做到深度研究,才可能长期、持续的在市场上获得正反馈。 这也是我创办小圈子的目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我长期持续输出深度研究干货,帮助一部分朋友真正理解投资、学会投资。 时刻以敬畏未知的态度努力,从经验中汲取教训而不妄自尊大; 懂得了解自身无知并无有损颜面,兼听则明笃实好学; 学会在充满混乱、意志人性缺陷的主观世界里,保持一贯客观态度,而非人云亦云或屁股决定脑袋; 如此,在这个绝大多数人成为输家的主观世界或客观真相里,我们可能会因此离成功更近一些。 升级后的圈子,调整了更加合理的学习周期,之前答应给大家的优惠政策也依旧有效。 前两天看到很多朋友留言想要加入我的圈子,平时很少放入口,今天发一下,想要参加我圈子朋友扫码报名即可: 圈子费用虽然不贵,但所有圈内的小镰刀都知道圈子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小韭对大家只有一个要求(亦或者说是心愿): 你们都是发自内心、坚定地进来学习的,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会不遗余力地在学习上提供帮助! ......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8.29日 磨刀在即,二次诱多
下一篇:毛利创10年新高的板块!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